日前,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发布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公告明确,应聘人员应当符合烟草行业招聘工作回避制度规定,应聘人员不得应聘录用后即构成干部任职回避情形的岗位,也不得应聘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单位系统的岗位。(央广网微信公众号)
不仅仅山东烟草局,多家烟草局都在招聘公告中列出该要求。消息一传出来,便引发了热议,登上热搜。虽然今年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但人社部曾表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烟草行业作为“特殊的”高收入行业代名词,更是高校毕业生眼里的“香饽饽”。此番招聘明确“直系三代血亲不得应聘”,坦诚而公开地针对以往“一家人都是烟草人”“岗位世袭”的沉疴予以改变,自然备受关注。
其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明确在公开招聘中实行亲属回避,早些年前就有。无论应聘人员,还是负责组织招聘工作的人员,凡有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都有必要依法依规予以回避。特别是应聘该国有企业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监督检查等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更应严格实行亲属回避。与此相比,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今年的招聘,亲属回避的适用范围更大,可谓覆盖了所有应聘岗位和权力末梢,这对根除类似国企任职中可能存在的“近亲繁殖”“裙带之风”但愿能有所帮助。
当然,能否把亲属回避原则坚持到底,关键靠制度化的方法。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长效化。譬如,单单靠亲属回避原则“把关”,不足以确保招聘公正。“阳光透明”还必须体现在招聘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招聘规则与程序的设定上,要杜绝有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此外,制度化监督必不可少。当招聘制度与监督机制紧密衔接,“潜规则”才没有生存土壤。唯有如此,制度才能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而不是“贴在墙上、写在纸上、喊在嘴上”。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