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稳经济系列谈
市场主体小河奔涌,经济发展方能大江浩荡。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广州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34.59万户,同比增长7.20%。其中,1-9月,全市累计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0.99万户,同比增长22.80%。
这是一组令人信心倍增的数字。因为,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无论是稳就业还是促发展,都要靠市场主体“挑大梁”“唱主角”。广州前三季度市场主体显著增长,向外界释放了浓浓的暖意,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数字增长的背后,其实是信心在增长。市场主体的信心来自何方?一者来自发展预期。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逐步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制造业经营活动预期向好、服务业恢复较快、物价呈温和上涨、消费持续改善、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市场主体最先感受到。
二者来自营商环境。2018年以来,从1.0版本到6.0版本,广州不遗余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6次改革方案共出台540余条具体举措,改革主线也由最初的“简政放权”,到如今的“宜商兴业”,一直在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路上奔跑。不久前,广州出台了“民营经济20条”,聚焦民营企业的需求,从支持政策、服务体系、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四个方面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诚意满满。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如何,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在增城开餐馆的王先生说:“在家就能享受政务大厅的审批服务,证件一次就办下来了,我的餐饮店提前半个多月开业,真的是太方便了!”
环境优则企业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一招。营商环境改革进行到今天,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相关措施出了不少,市场主体真实感受如何?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多少潜力可挖?未来要怎样改,才能走深走实?譬如,对于民营企业抵押难、贷款难、股权融资难三大难题,相关部门想了不少办法,出台了不少措施,实效如何?一家已经上市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负责人曾对记者感慨:这些年,我们虽然在行业拿到了不少“国”字头的荣誉,但此前在办理贷款时,银行一面说“你们发展潜力巨大”,一面坚持要有房产抵押才能放贷。对于民营企业“三难”,现在情况如何?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断推进的系统性、基础性工程,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优化营商环境进入“绣花”阶段,需要不断投入实功夫、细功夫。从市场主体感受角度审视,营商环境改革仍需竿头日进、追求至善。在不久前举行的广州营商环境6.0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与会各方从不同维度切入,为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建言献策。比如,优化各级政府的职能分工、提高政策透明度、继续推动行政审批改革、提供更便利的行业认证、提高相关案件审判效率、依法保护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每个维度都可能存在堵点、痛点、难点,需要得到有效化解,为营商环境多攒“积分”。
市场主体与营商环境“双向奔赴”,必将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和强劲活力。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