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随着此前赣深高铁通车,广东已经迈入了“市市通高铁”时代,当前的广东大地上,广汕、汕汕、广湛等高铁项目施工热火朝天,广东正加速迈向“市市通350高铁”。(7月5日《广州日报》)
“市市通时速350高铁”为我们打开这样一幅“广东美食之旅”地图:你可以早上在汕头吃完潮汕砂锅粥、牛肉丸后,中午到广州,上茶楼叹“一盅两件”,下午到湛江,晚餐来一打烤生蚝;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连夜赶回广州,在消夜摊吃一碗新鲜滚热辣的猪杂粥……从粤东到粤西,横跨千里,这种场景在过去是不可能发生的。广湛高铁建成之后,届时从广州搭乘高铁抵达湛江仅需一个半小时,若自驾跑高速,最快也得4个小时以上。
高铁开到家门口,对于广东来说,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便捷、物流的畅通,更加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于,由此催生各种要素的“软联通”,将助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臂之力。7月3日,连州水晶梨亮相广州地铁,在东山口站换乘通道打造了一个“连州水晶梨”主题文化长廊。粤北地方特产以公用区域品牌形象出现在大都市大型公共交通工具面前,可视作现代化交通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小注脚。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广东基本省情,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珠三角9市以30%的面积,创造了全省超过80%的经济总量,仅此一点,足以窥斑见豹。短板补齐,就将是潜力所在。为此,“再造一个新广东”成为广东的战略目标。这一宏伟目标落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层面,显然不能仅靠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单打独斗”,必须要21个地市“并肩作战”。
区域协调发展见行动,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立足功能定位,引导各类县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广州、深圳等都市圈发展;创新区域帮扶协作机制,实现对口帮扶协作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全覆盖等,措施明晰而具体。无论是构建“一核一带一区”,还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都需要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作保障。
交通优势创造了区位优势,只要把区位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区域协调发展就有了“压舱石”和“推进器”。“市市通350高铁”织密了广东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网眼”,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面“承重墙”。接下来,各地要因地制宜用好这一面“墙”,筑起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大厦”,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连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