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中中小微企业征信痛点的“珠三角征信链”诞生了。一条贯穿征信机构、金融机构和数据源机构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悄然成型。日前,“珠三角征信链”共建协议签约和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业内人士认为,“珠三角征信链”可解决商业银行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的数据来源少、数据格式不一致、授权标准不统一、查询方式落后等多方面问题,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支撑。
长期以来,为什么中小微企业会有融资难的问题?从内因看,中小微企业存在“先天不足”,治理结构不尽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外因看,银企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中小微企业经营信息透明度有限。在信贷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银行为审核中小微企业贷款资质,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银行无法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多贷不如少贷,少贷不如不贷”在现实中便难以避免。
具体来看,在传统征信模式下,银企之间存在着数据碎片化和信息孤岛化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类问题?因为,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信息交流出现脱节,数据信息中介服务机构不被信任,会导致信息不充分、可信度不高。只有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用好具有信用风险预测价值的非银行信用信息,方能打破银企信息壁垒,增进银企信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如今,“珠三角征信链”依托“粤信融”征信平台,吸引企业征信机构纷纷签约上“链”,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银行更全面、更精准地掌握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企业基本信息、经营信息、增信信息、警示信息和资产信息等,能够丰富信用画像的维度。其中,增信信息通常包括纳税、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用电量等信息。这意味着,“珠三角征信链”也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深度协同,促进征信机构的发展,倒逼中小企业提质升级。
改变银企信息不对称,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还需要深化改革、加强协作。譬如,要加强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对公共信用信息的挖掘、共享和利用;要完善信用金融服务生态,让信用成为市场的“硬通货”;中小微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尤其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要探索多方参与的市场风险共担机制,充分满足中小微企业变化的融资需求。总之,唯有改革不停步,方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之困。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