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曹菁 通讯员英融摄影报道)日前,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石门台片区组织科研人员对广东含笑野外种群进行监测时,在船底顶、木笼顶、金子山等区域,首次拍摄到两种兰科植物的花期照片。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专家鉴定,确认这两种植物为长轴白点兰和虎斑卷瓣兰。
长轴白点兰隶属兰科白点兰属,被列入CITES附录Ⅱ,通常分布于福建北部、台湾、湖南等高海拔地区,多生于大树枝干上。在石门台片区,长轴白点兰仅见于广东含笑生境周边的大树上。虎斑卷瓣兰则隶属兰科石豆兰属单叶卷瓣兰组,同样被列入CITES附录Ⅱ,分布于广东南部、香港等地。其与藓叶卷瓣兰的区别在于花小,呈暗红色并带有紫红色的脉,侧萼片长5~7毫米,背面无乳突,花期在9月。此次在石门台片区发现的虎斑卷瓣兰,与广东含笑种群的生长环境极为接近,仅分布于广东含笑林下的岩石表面。
华南国家植物园专家介绍,这两种兰科植物均属CITES附录Ⅱ等级,等同于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长轴白点兰生境的向南延伸,以及虎斑卷瓣兰生境的向北扩展,且均在石门台片区首次发现,充分体现了动植物资源南延北拓的趋势,进一步印证了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作为野生动植物避难所的重要地位。
此次野外调查的重点对象广东含笑,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邢福武团队于广东英德石门台保护区首次发现,是广东特有的植物。近年来,广东含笑作为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十大生物名片之一,成为该区域科研监测和科普宣传的重点物种。本次野外调查旨在对广东含笑的野外种群开展监测、采穗、采种等保护生物学研究。
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分界线,是中国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目前,该区域已记录有野生高等植物4748种,野生脊椎动物808种。随着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工作的持续推进,更多的物种及其背后的故事将逐步展现在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