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广东

从“一水相隔”到“亲如一家”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四年 琴澳融合书写“一国两制”新示范

陈治家、谢英君

本文字数:3872

  琴澳一衣带水。

  横琴口岸通关越来越便利。

  多项澳门行政事务可以在横琴自助办理。

  合作区二线关。

  横琴与澳门一水相隔、桥隧相连,如今两地不仅楼宇相望、灯光相映,更在产业、民生与规则层面深度交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四年以来,这里已聚集澳资经营主体超7400户,跨境执业、跨境就医、跨境上学逐渐成为日常。从“澳门监制”药品获批上市到琴澳跨境学生专车开通,从“澳门注册+横琴生产”的产业路径到政务服务“跨境办”,合作区正以扎实的实践,书写“一国两制”新示范,推动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谢英君

  产业协同 迈向多元

  近日,合作区的首个“澳门监制”同名同方药——百诚稳心颗粒(无蔗糖),正式获得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无独有偶,澳门“老字号”张权破痛油的产品日前也获广东省首批港澳传统外用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证书。在合作区,越来越多澳门企业印证了“澳门注册+横琴生产”的产业协同路径。

  在“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中,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是重中之重,以澳门为窗口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将是合作区未来聚焦的重点方向,这不仅为澳门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又可以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境内外市场,为琴澳联动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今年6月底正式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提及横琴将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建设运营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打造医药跨境电商平台,推进建设医药保税仓,让世界看到中医药的魅力。

  此外,通过“澳门研发+横琴转化”,琴澳两地已展现产学研协同效应。来自澳门的高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企业。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黎子健说,在短短四年内,公司开发了包括旅游景点共享无人机系统、室内自主巡检机器人系统等多个产品,不少科研成果已转化为市场产品应用于琴澳两地。

  合作区还积极引进澳门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标准建设澳大、澳科大产学研示范基地,目前已推动与区内集成电路等领域16家企业建成院企联合实验室,截至今年7月末,累计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69个。2025年一季度,合作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4%,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经营主体已达1.2万家。

  如今,合作区已成为澳门居民的创业热土。截至7月底,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5952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24439人,同比分别增长16.8%、26.2%;澳资经营主体7461户,同比增长15.7%,占全部经营主体比重持续提升。这也带动了合作区百业繁荣,2025年上半年,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63.13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四新”产业增加值175.74亿元,同比增长12.1%,占GDP近七成。

  通过“横琴+澳门”通道,一批落地合作区的企业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广东树米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澳门+横琴”模式为企业带来政策与资源互补、通关高效的良好生态,目前该公司的海外业务已遍及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地区。

  如今,合作区内已有众多企业出海,业务遍及多个国家与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另一方面,合作区也吸引了包括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总部、万达商管、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落户,多元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正在持续完善。

  民生互通 亲如一家

  “我第一次从横琴坐专车到澳门上学,回学校的时间大约半小时,比往日快了25~30分钟。”新学期伊始,澳门培华中学高一生叶栩栩就享受到了琴澳跨境学生专车的便利。

  如今,像叶栩栩这样的跨境学童越来越多,为便利他们往返就学,琴澳跨境学生专车于9月1日试运营。线路覆盖澳门27所学校,免下车通关,专车通关仅耗时4分钟。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局长冯方丹表示,试运营阶段,跨境学生免费乘坐,家长无须支付任何费用。

  这是琴澳民生融合的缩影。在合作区,琴澳两地“无感、无界,同城、一体”的生活已成真。越来越多的澳门人选择定居横琴“澳门新街坊”,享受横琴与澳门“无缝衔接”的跨境双城生活。自合作区揭牌成立以来,通过争取国家政策试点并与澳门协同推动调法调规,已累计推动超过260项措施落地。以教育和医疗领域为例,去年9月启用的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是“澳门新街坊”配套建设学校,首期即招收200多名澳门学生,今年秋季招生人数扩展至600多人。同时,琴澳两地跨境医疗服务则于近日实现医疗机构直联模式。该模式采用“提前备案、简化查验、全程不下车、紧急优先通行”的高效通关模式,确保转运过程的安全与高效,进一步拓展琴澳医疗卫生领域的融合与发展。此外,养老保障方面,合作区持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模式,整合合作区医疗护理、智慧养老、营养膳食等资源,让老年人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

  规则衔接 破除壁垒

  “通关‘丝滑’,省时省力,就算有随车人员,也不用再绕行旅检大厅了。”最近,澳门居民严女士每周都要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看牙科,从澳门家中开车出发,到医院只花了半小时。

  随着琴澳两地旅游产品与服务日益丰富,会展、文化、体育等产业稳步推进,横琴口岸的通关需求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21年,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申请条件与配额政策放宽,大批有跨城需求的澳门居民顺利拿到“通关钥匙”;2023年9月,全国首个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通关验放系统落地横琴口岸,粤澳5家查验单位同一通道联合验放,海关环节平均验放时间仅需23秒;2024年4月,随车人员验放厅启用,横琴口岸通关区域全面投入使用,随车旅客通关更高效。今年8月15日,海关进一步推动横琴单牌车电子标签“一标双认”政策落地,至今已有超10万辆次单牌车享受“一标通琴澳”的便捷服务。据统计,2021年9月~2025年9月,经横琴口岸通关的旅客6954万人次、车辆约810.8万辆次,年均增幅分别超35.9%和30.8%。

  四年来,合作区的改革创新始终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主线,坚持规则衔接与机制创新为核心动力,多领域实现系统突破与深度融合。从澳门居民可以携带7大类300余种涵盖生活所需的动植物产品进入横琴,到打通澳门居民惯用药入区的“新通道”,琴澳民生通道正越拓越宽。一件件跨境生活的民生便利,见证了琴澳两地的制度“破壁”。

  澳门律师黄景禧对此感受颇深。他2019年在横琴开启跨境执业生涯,服务三地客户。他不断积极推动澳门青年律师在粤港澳三地开展法律交流合作,促进横琴和澳门两地法律规则有效衔接。如今,在琴澳两地跨境执业的港澳律师数量持续增长。

  无独有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的坐诊医师张倩君也感受到规则衔接带来的便利。2021年,她成为一名在横琴跨境执业的澳门专业人士,开始了在琴澳“两头跑”的执业生涯。2023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正式印发并实施,这是首次为合作区制定的“小切口”立法,也是琴澳规则衔接的一次大胆尝试。张倩君回忆,以前申请短期执业的手续烦琐,每一年都要提交材料、重新体检。新规出台后,可以省去每年提交、审核材料的手续,她感觉非常方便。后来,琴澳通过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了CPD学分互认,这是琴澳医疗领域规则衔接的又一创新举措,吸引了更多澳门医疗专业人才来合作区发展。

  在政务服务领域,合作区正加快建设面向澳企的政务秘书服务平台,推进公证核验全流程电子化,并创新推出“远程面对面”政务服务方式,已实现“琴事澳办、双向通办”。澳门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中心持续优化“跨境通办、一地两注”商事登记制度,深化琴澳政务数据共享,助力政务服务由“跨境通办”向“跨境同办”转型升级,显著提高了企业和居民的办事效率。

  ⚫数说琴澳融合

  生活就业

  截至2025年7月底,在合作区就业的澳门居民5952人,同比增长16.8%;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24439人,同比增长26.2%;澳资经营主体7461户,同比增长15.7%。

  截至2025年4月,共有63名港澳律师在合作区执业,较合作区成立前增长85.3%;共有联营律师事务所6家,较合作区成立前增长4家。

  截至2024年底,合作区共有65名港澳执业医师、47名执业注册澳门医疗人员跨境执业。

  2025年7月25日,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与横琴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心联通”在行动——澳门居民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活就业的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澳门居民对合作区的创业就业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满意度均超过80%。港澳居民在合作区的跨境执业专业人士已达1599人,其中执业注册澳门医疗人员同比增长超过约12倍。

  经济产业

  2025年上半年,合作区GDP达263.13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四新”产业增加值175.74亿元,同比增长12.1%,占GDP近七成。

  ⚫亲历琴澳融合

  澳门高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黎子健说,在短短四年内,公司开发了包括旅游景点共享无人机系统、室内自主巡检机器人系统等多个产品,不少科研成果已转化为市场产品应用于琴澳两地。

  广东树米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澳门+横琴”模式为企业带来政策与资源互补、通关高效的良好生态。

  横琴创新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许文杰表示,越来越多澳门人才参与合作区建设,推动了从“生活在横琴”到“建设横琴”的转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的坐诊医师张倩君回忆:以前申请短期执业的手续烦琐,每一年都要提交材料、重新体检。《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出台后,可以省去每年提交、审核材料的手续,感觉非常方便。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东 A10从“一水相隔”到“亲如一家” 陈治家、谢英君2025-09-15 2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