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广州文明导报

古树“老有所养” 全民共享绿韵

广州以系统性“组合拳”守护城市“绿色活化石”

叶卡斯

本文字数:1934

  从科技赋能到全民参与,广州以系统性的“组合拳”守护城市的“绿色活化石”。这些见证岁月的古树名木,不仅成为人人守护的生态共识,也成为人人可享的生态福利。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广州构建古树名木全方位保护体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州市就开展古树名木普查鉴定工作,将古树名木纳入保护范围,一代又一代古树保护工作者不断努力,全社会共同参与,让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得以保留下来。近年来,广州市不断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体系,系统化建立长效保护机制,组建“树木医生”专业团队科学保护,同时通过绿美广州古树保护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古树公园、古树乡村建设,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保护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让更多市民群众共享生态保护成果。

  广州市不断健全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体系,《广州市绿化条例》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篇,从古树名木的分级、管理、保护、责任划分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广州市建立古树名木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将全市在册古树名木全部录入电子地图统一监管。同时,组建包含林业、园林、植保、土壤等专家组成的“树木医生”专业团队,对古树名木开展专业化“诊治”。“树木医生”不但制定救护复壮措施,还对古树定期体检,及时提出前瞻性的建议。

  从2023年到今年初,广州市建设古树公园14个,绿美古树乡村6个,通过改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增添绿色空间和休闲场所,完善各类配套服务措施,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一树一档”量身定制古树管理方案

  为切实守护大夫山森林公园生态瑰宝,延续百年绿色文脉,今年第一季度,番禺区对园内三棵百年古树开展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养护行动,以“古树焕新颜”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番禺区通过“一树一档”精准施策,形成量身定制的管理方案,记载古树独特的成长记忆。该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挖复壮沟改良根系环境,铺设火山岩透水层防止积水;喷洒生物制剂防治白蚁侵害,并计划采集古树种子进行组培育苗,建立“古树后代基因库”。

  番禺区还构建古树保护共同体,定期开展生态科普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古树故事会”,邀请植物学家讲解年轮密码与气候变迁;组织志愿者组成“树医生观察队”开展古树巡查工作,及时上报异常状况,形成全民守护网络。该区组织绿化队伍清理古树周边环境,安装防护栏,确保古树免受人为伤害。此外,番禺区计划打造“古树生态文化长廊”,通过VR技术重现古树百年生长历程,让古树保护成果转化为可体验、可共享的生态福利。

  为切实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广州市流溪河林场举办古树名木保护专题培训,各级林长、护林员及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会上,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叶少萍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解读为核心展开授课,通过“理论+案例”双线并行的方式,系统讲解了古树认定标准、健康评估体系及养护复壮技术。叶少萍结合实地调研数据,重点剖析了“树洞修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并展示了国内古树救治的成功案例。培训内容以“抽丝剥茧”的讲解方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养护实招。自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广州流溪河林场实现了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全覆盖。

  今年6月,“我身边的古树:科学记录×自然美学”主题活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启幕。作为“堂木长青”古树保护项目的首场实践,10余组亲子家庭走进中山纪念堂古树生态径,化身“公民科学家”开展生态观察,并通过艺术创作留存自然之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拿起专业工具,化身为“公民科学家”。他们细致测量、记录古树的枝干纹理、叶片形态等特征,学习解读树木的健康密码。孩子们俯身触摸树皮的深刻沟壑,追踪叶脉的精妙走向,从自然的聆听者转变为与古树对话的探索者。本次活动同步完成了首期古树物候与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的采集,为项目的长期监测奠定了重要基础。

  6月万物竞荣,正是守护古树的关键时节,晓港公园迎来海珠区“林小青”古树保护志愿系列活动,35名中小学生志愿者化身“古树卫士”,用专注与热情为园内百年古树筑牢“生态屏障”,为古树保护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动当天下午,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细碎光斑。在专业导游的引领下,身着荧光绿马甲的“林小青”志愿者走进晓港公园古树群落。导游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园内古树的故事,从古树的历史渊源,到生态价值,再到保护要点,生动的讲解让志愿者听得入神。他们时而俯身凑近,目光专注地观察古树的纹理与形态;时而执笔记录,认真勾勒特征、标注细节,在一笔一画间,对古树的认知与热爱愈发深厚。随后,小小志愿者有序分组:一组手持夹子、垃圾袋,细致清理古树周边的垃圾与杂草;另一组捧着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热情地向公园内的市民游客讲解古树保护的意义。志愿者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形成一道流动的绿色风景线。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州文明导报 A8古树“老有所养” 全民共享绿韵 叶卡斯2025-09-15 2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