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娱·闲情

初夏小院听雨

董全云

本文字数:1007

  院是小院,仅灰瓦青砖的三间房。

  然后就是一院子的菜蔬:茄子刚开了几朵紫色的小花,豆角和黄瓜顺着架子正往上爬,小白菜挨挨挤挤,像一群调皮的小娃娃。倒是角落那几畦红薯不声不响,藤蔓葳蕤。

  朋友有事出去,留我一人。搬了椅子,随手挑了本闲书,坐在屋檐下读书喝茶。

  隔壁是个空园子,里面树木茂盛,时有鸟鸣虫声。在鸟鸣虫声相伴下读书绝对是种享受。

  雨有没有?以屋檐作参照,身上是感觉不到的。檐下有雨滴不断落下,紧跟着,地上也渐渐密集起来。

  润物细无声?其实声音还是有的,沙沙沙——如虫噬桑叶,极小,小到了“无”。园子热闹起来,不知名的鸟雀在林间跳跃,它们大约对于这不请自到的雨点儿有些惊慌失措,叽叽喳喳地开会研究了一会儿便四散了。

  几只鸽子“咕咕咕”,有节奏地扯着长短声,鹁鸪隐在叶间悠然地叫得正欢。不知名的虫子在婉转低鸣,正好可以作为我读书听雨的背景音乐。

  这样的天气,着实适合听雨。干脆合上书本,细心谛听,感受随着雨一起到来的清新与生机。

  “啾啾——啾啾——”隔壁园子树上的鸟声热烈悠长,周围愈发静谧,这是一种属于乡村的清静。

  雨点渐渐大了,打在瓦檐上嘭嘭作响。都说春雨柔,其实夏雨初始也柔情万种,然后才变得泼辣迅疾。大约初夏的雨还属于豆蔻少女,俏皮,悄悄地探出一个脚丫子,轻试人间是否准备好迎接她的热情。

  想想不觉莞尔。

  立在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声像一首曲。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声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其实用来形容雨声,也很贴切。顺着灰黑色的瓦,滴滴答答一檐的雨线,密的密,疏的疏,俨然一张天然垂下的帘子。帘里是抚书听雨的老妇,帘外是满院葱茏碧绿。

  在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中,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雨中,听着那富有节奏感的雨声,人心便自然澄明舒爽起来。

  雨声不断,时而如安眠的小夜曲,时而又如铿锵的交响乐。而无论是何种音乐,心境自然而然就生出一种天地浩大的感觉来。

  天渐晚时,忽听见大门响动,朋友从外面进来。他问我一人在此是否寂寞,我大笑:“怎么会寂寞?喝着茶,读着书,有雨声鸟鸣相伴,简直不要太享受。”

  他也大笑。

  雨停,漫步。云雾散去,风烟俱净。深呼吸,能闻到空气里混合的泥土和植物的清香。

  院中青瓦低檐,鸟声鸣啾,等一人,听一刻雨,未尝不是一件妙事。        (董全云)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文娱·闲情 A7初夏小院听雨 董全云2024-06-01 2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