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娱·闲情

纪录电影《无音之乐》广州首映

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

黄岸

本文字数:1605

   《无音之乐》剧照

  5月31日下午,纪录电影《无音之乐》广州首映礼在广州平安大戏院举行,影片一众主创到场分享拍摄故事。该片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出品,6月1日在全国正式上映。

  《无音之乐》以特殊画家陈元璞(阿璞)励志图强的一生为线索,通过多视角、多人物走访和纪录追踪他的生命轨迹的方式,挖掘他平凡而精彩的人生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见习记者 陆漪蔚 图/主办方提供

  真情实感贯穿整部电影

  陈元璞是广州少年宫一名特殊的美术老师,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阿璞。阿璞在他43年的人生中,以极其坚韧的意志和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走出了独特的人生道路。

  阿璞一生创作出5000幅美术作品,他用黑白的线条将柴可夫斯基、斯特劳斯等音乐家的几十部古典音乐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呈现在画布上,搭起了一个宏伟磅礴的无声音乐世界。

  阿璞的爸爸妈妈也来到了首映礼现场。璞妈参与了《无音之乐》的拍摄,她告诉现场观众,“剧组每一个人都倾尽心力去完成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后,我感觉真情实感贯穿了整部电影,真情实感是最能够打动人的。‘无音之乐’是超越了声音的音乐,我想每一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在心灵上都会有一个超越。”现场,璞妈与璞爸还互相分享了心里话,璞妈说,“几十年来,我和璞爸风雨同舟,将阿璞不仅培养成人,也成了才,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很有厚度。”

  展示城市人文关怀

  影片中,众多人物、事件、观点围绕陈元璞产生交集,同时也是一幅展示城市人文关怀的画卷。

  导演向一民认为,拍摄这部电影是在“用生命记录生命”,因为向一民陪伴阿璞走过了20多年,直到阿璞生命的尽头。与阿璞接触时,他感觉接触到了一个不屈的灵魂:“阿璞给了我一种向上的力量,他忽略了病痛,以笑容面对生活,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除了对现实和人文的深切观照,影片还从哲思的角度探究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中完成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命题。该片也展示了广州市少年宫、广州这座城市在融合教育上的探索和实践成果。

  向一民表示:“阿璞的故事是扎根在广州这座城市里的,他的父母、少年宫的老师以及他成长的环境都对他有很深的影响。希望更多人知道阿璞这样一个不把困难当回事儿,艰难行走、快乐生活的人。”他还认为,广州的融合教育做得很好,给很多像阿璞一样特殊又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影片非常富有创意

  从20多年前开始,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就曾拍摄制作很多关于阿璞的纪录片、专题片以及新闻报道,一直有以纪录电影的形式把其搬上大银幕的想法。在2020年阿璞因病情加重忽然离世后,影片团队选择以访谈追溯的方式串起阿璞的一生,用镜头语言,调动音乐、美术等手段与技巧以弥补缺失。这样的遗憾,也意外成就了《无音之乐》这样一部独特、真实、撼动人心的作品。

  制片人徐斌表示,“这部纪录电影创作上的一个难点是阿璞突然离世后,我们无法拍到阿璞更多的形象和画面,需要用其他的创作方式去弥补。导演向一民采取的是观察式手法,这是他一贯的创作特色,同时这部影片也非常富有创意,他克制自己的情感冷静记录的同时,也通过一些美学手法隐晦地表达他的态度,传递自己的想法与价值。”

  向一民则透露:“相比于以往拍摄的影片,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亮点是阿璞是一位艺术家,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如何体现他的个人特色和人文价值,包括影片的色彩,都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空间。”

  据悉,影片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同时被《“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国家影像典藏工程”永久收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文娱·闲情 A7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 黄岸2024-06-01 2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