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助学金评选,能煽动多大的风暴?近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一名在读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有关“孤儿申请困难学生助学金不成反遭欺辱”“实名举报困难学生评定舞弊”等内容引起热议。“高校通报困难学生举报助学金名额被挤”这一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几天内总阅读量达到1.6亿。此外,中山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近期也发生了和助学金有关的事件。(11月22日《羊城晚报》)
媒体把调查焦点放在了申领助学金的标准和程序上。因为,相较于个案公平,助学制度本身的公平问题是更需要持续关注的。从不少省份的情况来看,助学金评选需要成立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认定工作组、院(系)认定工作小组、年级评议小组、院(系)学生监督小组等。从逐层审核的情况看,虽然把关人挺多,但“材料流转”“层层上报”有代替源头把关的风险,表格审批难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归根结底,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应更有代表性和说服力,“阳光助学”也需要过程监管护航。以认定标准来说,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新技术来做出优化调整是可行的。譬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综合评审,把学生校园卡的消费情况作为判定的重要依据。从过程监管来看,其焦点在于适度平衡地处理好公开和保护问题。所谓公开,就是为了加强评议与认定小组的独立性和责任意识而进行的信息公开。所谓保护,则指在甄别和认定困难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侵犯其个人和家庭的隐私。公开评定信息的目的在于精准资助,因此适度公开与保护隐私是兼容的。唯有如此,助学工作才能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
另外,“阳光助学”是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一部分。对困难学生的帮助不可止步于经济上的帮扶。在这方面,清华大学把谈心谈话制度嵌入资助全程的做法值得借鉴。抓住秋季学期开学、助学金发放、助学金发放半年后的三个时间节点,结合家庭走访和系统的勤工助学活动,动态掌握困难学生的思想情况,促使其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上好感恩教育的一课。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