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重复检查“老大难”如何破解?11月7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从今年起开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攻坚行动,“我们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在医疗健康信息全国互通共享上取得标志性进展”。(11月8日《中国青年报》)
患者苦重复检查久矣。必要而精准的检查检验在现代医学中作用突出。然而,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看病换一家医院就要重复再做一次检查、检验。对于患者来说,这不仅影响就医体验——抽过的血再抽一遍,拍过的片再拍一遍,浪费时间不说还伤身体,也加重经济负担——付过的钱再付一遍,造成患者钱包“缩水”,更有耽误病情之虞——转院之后,把所有的检查检验再来一遍,小病都可能拖成大病。特别是对异地求医者来说,更是不堪折腾。
进一步看,检查检验结果不互认,不仅是患者的心结,也是医疗服务的“梗阻”。告别重复检查,应该是多赢之举,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和诊疗效率,也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就医体验、化解医患矛盾,让群众好看病、看好病,提升全社会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正因如此,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呼声已久,势在必行。
民有所呼,政有所为。去年,《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实施,《“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印发……政策赋能,守护百姓健康,取得了积极成效。权威数据显示,目前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204个地级市开展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
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客观而论,长期以来,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对检查检验结果之所以“不能认、不愿认、不敢认”,有着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硬件基础上的“信息壁垒”以及对诊疗安全的考量之外,也不排除一些医院打着多收检查检验费的“小算盘”。因此,要把医检结果互认这件利民好事办好,必须从“互认不了”的成因入手,把影响落地执行的显性问题一个个破解、隐性障碍一个个扫清。
具体来说,要答好动力强不强的“主观题”。一方面要强化医疗健康数据保护“防泄露”,打消患者对隐私安全的顾虑;另一方面,针对互认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加强改革、完善激励,提升医院和医生主动作为的积极性。还要答好执行畅不畅的“客观题”。以需求为导向,以具体的应用场景为驱动,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应用体系,提升诊疗能力和服务同质化水平,全周期抓好质量控制,畅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绿色通道”。
“3年时间”“标志性进展”,目标在前。各方合力稳步推进,必能让“老大难”变成“不再难”,为我们的健康生活注入幸福增量。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