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读懂“老少同窗”背后的真需求

张冬梅

本文字数:893

  年轻人正在“涌”向老年大学。

  如果有一天你刚好经过某所老年大学门口,到了下课时间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从里面走出来。而在社交媒体上搜索“老年大学”,也能看到不少年轻人报读老年大学课程的信息。(10月30日大洋网)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乃大势所趋。把时针往回拨,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多,上世纪80年代,老年大学在中国许多地方兴起。得益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近年来老年人上大学是越来越时髦,老年大学更是“热”了起来。目前,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超过2000万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校园中以学养老、以学享老。与此同时,更多年轻面孔出现在老年大学课堂,成为老年大学吸引力、显示度提升的有力注脚。

  老年大学为何吸引年轻人?高性价比是重要因素。记者发现,在市内某老年大学,课程中价格最低是300元/16次课,总费用最高也不超过800元。课程“物美价廉”且丰富多彩,还能收获“过来人经验”,老年大学受年轻人青睐便不足为奇。此外,“没压力”“很放松”,良好的学习体验也是老年大学课堂的魅力所在。不少年轻人来此寻找“精神憩息地”,在繁忙工作之余为心灵按按摩,给生活充充电。

  而对于年轻人与老年人“同窗”,各方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代际弥合之下的双向奔赴,也有人认为“一座难求”之下这会进一步挤占老年人的学习空间。毋庸置疑,老年大学姓“老”,最根本是保障好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在老年人优先的前提下,如果条件允许,适当给年轻人“加席”未尝不是好事。一方面,可以“盘活”那些空缺较大的课程,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技能反哺”,为老年人生活注入青春活力。

  因此,面对年轻人的入场,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两两互益”。一些地方开设老少同堂的“活力班”“混龄班”,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不过,此问题的最优解,还在老年大学之外。“爱上老年大学”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多元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换句话说,年轻人需要的或许不是老年大学,而是期待更优质的教育供给、更多元的平价课堂。如何满足不断升级的学习需求,更值得追问和思考。      (张冬梅)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读懂“老少同窗”背后的真需求 张冬梅2023-11-02 2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