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暴力治理成效,有效维护公民权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9月25日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9月25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网络暴力“按键伤人”屡屡发生,严重扰乱网络秩序、影响社会安全感。不负责任的谣言、张冠李戴的照片、恶意扭曲的炒作,很可能在网络上掀起巨浪,造成当事人的“社会性死亡”,更有甚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意见》的出台,体现出依法管网、用网,用法律利剑斩断网暴黑手、还网络空间以清朗的决心和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发布的当日,备受瞩目的“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线下开庭。这是一起网络暴力伤人的典型案例。2022年1月,15岁的寻亲男孩刘学州因网络暴力选择轻生。男孩去世当天,不少发表了侮辱、诽谤言论的账号通过注销或者删除侵权言论的方式来逃避法律责任。律师团队仍梳理出2000多条达到起诉标准的评论或私信,“一个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密集遭受这么多伤害,触目惊心”。从这个案件不难看出网络暴力发生之轻易、后果之严重以及维权之艰难。
网络暴力是世界各国在享受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共同遭遇的治理难题。为什么网络暴力危害巨大,却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施暴成本低。施暴者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造成不良信息的大量传播,引来关注和流量,哪怕受到处罚,也大多只会付出删除涉暴言论、道歉赔偿或删帖封号等代价,与可能获得的流量收益相比微不足道。另一方面,对于当事人来说,维权难度很大。网络暴力的发生,传播之广、参与人数之众,确认施暴者和收集证据有很大难度。就算维权成功了,可伤害已经造成,无法消除亦难以弥补,而且还面临法不责众的尴尬。就拿刘学州一案来说,律师梳理出2000多条达到起诉标准的信息,但最终也只起诉了两名网络大V,不可能做到一一追责。因此,不少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选择忍气吞声,也造成网络施暴者有恃无恐,形成恶性循环。
网络暴力,并非只涉及当事人。网络已成为新的公共空间与社交场所,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遭到破坏,受影响的是所有网民。据相关专家研究显示,2013年至2015年间我国网络暴力事件数量急速上升,其中社会公众人物遭受的网络暴力占比54%。而在2022年,澎湃复数实验室对311个网络暴力事件的分析则显示,网暴对象超四成是普通公众。如果说早期网络围观还有那么一点“正义批判”的色彩,如今的网络暴力则更多表现为缺乏理性的情绪宣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2020年7月,浙江杭州的吴女士取快递时被朗某偷拍,随后朗某与朋友何某编造吴女士和快递员出轨的对话,聊天记录与视频被打包后广泛流传。由于该事件传播广泛,浏览量超过4亿多次,最终因“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由刑事自诉案件改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所以会这样,也正是因为网络暴力选择对象的随机性,让人人自危,造成了公众恐慌和社会安全感下降。如果任由网络暴力肆虐,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吴女士呢?
网络暴力危害巨大,整治网络暴力,必须依法严惩!以法律利剑彻底铲除网络暴力滋生的土壤,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暴力无所遁形,让“按键伤人者”付出代价。
(广州日报评论员 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