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儿女”正成为一种新型“职业”:有人裸辞工作后,父母每个月给开4000元的工资,要求其早上陪跳舞1个小时,上午陪买菜,偶尔陪逛街,负责处理家里所有跟电子相关的东西,以及晚上和父亲一起做晚餐。(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最近,“全职儿女”这一新型就业岗位火出了圈。不过,与过去质疑承担“全职太太”角色的女性不独立的情况类似,“全职儿女”同样面临着不小的争议。有部分观点就认为,所谓的“全职儿女”其实就是新一代啃老族的“遮羞布”,至于那些涂脂抹粉的辩护说辞则多半是为年轻人逃避现实张目。
倘若细究一下“全职儿女”的概念,不难发现这种说法实质上是一种误读。按照网络上的解释,如果一个年轻人暂时脱离就业市场,回到家庭与父母生活,或用劳动交换报酬,或靠存款积蓄生活,可称之为“全职儿女”。考虑到复杂的传统人伦文化,亲情中掺杂经济要素往往在所难免。但就“全职儿女”而言,其更多可视之为一种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报酬的等价交换,只不过提供劳务方由陌生人变成了有亲属关系的子女。这与一味向父母进行物质索取,自个儿坐享其成、轻轻松松当起甩手掌柜的“啃老”方式大相径庭。从这点上来看,“全职儿女”与单纯的“啃老”有着截然不同的语境,不宜简单将其等同于饱含贬损性质的啃老,同时,也必须对家庭和个体差异因素予以更充分的考量。
根据网络上不少“全职儿女”的自述,多数人其实是在就业不顺或是职场倦怠、考试失意后,选择回归家庭蛰居观望。如此选择也是希望以一种给生活按下暂停键的方式,在一个临时过渡阶段积蓄力量,认真思索、重新锚定人生方向,由此打开对生活、对未来的新的想象空间。可见,“全职儿女”不过是基于不同家庭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一种个体化、阶段化的普通选择,无须过分解读,也不必对此过度苛责。
每个人的时间刻度都不尽相同。对广大青年来说,他们正处于确定职业方向的开端,短时间内选择脱产寄居家庭布局未来方向,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只要这种选择是严肃、认真的,那就无可指摘。于社会而言,与其为年轻人多元化的选择贴上各种标签,倒不如对他们给予更充分的尊重和包容,并尽可能为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激发个人能动性创造更为友好的条件。
(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