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用科普视频“焐热”冷知识

  热评

  在今天的短视频平台上,跳出了越来越多的冷门知识科普视频,而它们的背后是一群95后、00后的年轻创作者。在这些年轻人看来,短视频上的碎片化内容也可以是一段完整而有意义的严肃科普。(5月17日澎湃新闻)

  短视频成为主流信息传播方式已有多年了。但长久以来,包括媒体评论者在内的不少人一直心存疑虑,甚至对此嗤之以鼻。有一种批评声音极具代表性,此种论调习惯于将短视频比拟为当代人的精神快餐,认为短视频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奶头乐”产品,代表着一种“娱乐至死”的流行文化。在他们看来,短视频所承载的碎片化内容,也常常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除了浪费时间、消磨意志外,别无他用。这里姑且不论短视频与书籍、报刊阅读等传统信息获取方式孰优孰劣,单从其字里行间来看,我们不难读出某种刻板印象:短视频讯息约等于低质量内容,常刷短视频必然导致庸俗浅薄。

  比之短视频,文字所能承载的内容更为深邃、厚重,这一点无法否认。然而,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果真就天然与片面化、浅薄挂钩吗?我看未必。就拿科普类短视频来说,这类视频将艰涩难懂的科学知识拆解为几分钟的通俗视频故事,实际上突破了传统科学知识科普的枯燥感和严肃性,使得科学知识触达更多群体,有着多重社会意义。如此一来,冷门专业不再以“高冷”面目示人,而是以一个更加生动、直观的传播方式得以进入大众视野。此外,从某种程度来说,短视频也提供了一种知识学习的新场景。从科普短视频的碎片化信息出发,也能够按图索骥找到真正需要的深度信息,从而完成知识积累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深度思考能力。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意味着短视频可以取代文字为主的信息获取方式,更不代表其能代替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学习和严肃教育。这里更主要是想强调一点,我们理应抛开某种思想预设,理性看待短视频的价值。正如一位科普博主所言,短视频所代表的碎片化知识未必是一件坏事,而是有它存在的意义。也因此,我们有理由对其价值进行重估,也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如何适应短视频传播特性进行更加优质、深度的内容生产。       (付迎红)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4版:评论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都市新闻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生活周刊·地产·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抓住恢复和扩大需求这个关键
打卡博物馆,越来“粤”精彩
“千金买跪”?
校园开放成就大学之大
新能源汽车下乡“堵”在哪?
“脱口秀”别成“脱缰秀”
用科普视频“焐热”冷知识
网游诱导充值,治标更需治本
当心“音乐节刺客”成“回旋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