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校园开放成就大学之大

  评论员观察

  近日,市民带娃参观某大学被拦。随后,该大学迅速调整了校园开放的政策,校外人员凭身份证登记,可直接进入校园,不再需要预约。(5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大学校门打开与否,其实是个伪命题。往前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开门悦纳诸子百家,成就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百家争鸣”之盛况,在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外看,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的牛津大学,散布于牛津市中,与城市融为一体,夏花绚烂、秋叶静美吸引游者如织,朗朗校园、书生意气促进学习型社区形成。由此可见,自有大学之日始,大学校园向公众敞开胸怀,就是一种共识。

  既然大学开放校园是一种常态,为何现在的大学校门却常常“关闭”?过去囿于疫情,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减少疫情扩散,这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和管理之需。如今,仍有部分大学常闭校门,其中固然有安全因素之考量,但更多却是管理上的惰性在作祟。校门开放,聚集校园的人群可能会“围堵”校道、食堂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而相对低成本的封闭可以从源头切断此类乱象,因而成了不少大学校门常闭的天然借口。

  物理空间开放是大学精神开放的缩影。作为学术与思想之高地,大学之大,在于开放交流。不论是学生社交生活、社会实践,学者互访研讨、学术切磋,还是学校课程共享、学分互认,都需要大学广开校门、自由畅行。而作为社会公共场所,大学之大,在于包容并蓄。公立大学是国家财政供养的公共场所,理应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责,向社会合理开放公共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辐射作用,涵养科学精神、文化氛围。因此,不论从学校本身还是从与外界的关系来看,大学都不应因噎废食,以不便管理为由拒绝对外开放,束缚大学之“大”。

  当然,开放大学校门并不等于一开到底、毫无底线,开放的前提是合理保障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目前已有不少大学尝试通过对特定时间、区域和人员进行准入限制,平衡校园合理运转与社会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还有大学通过数字化留痕管理对进校人员施以约束和监督,实现开放与管理并重。同时,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属性不同,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因校制宜”探索灵活的开放管理模式。

  教育家梅贻琦曾言:“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这其实也是在强调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大学开放精神。大学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至少,各地有条件的大学应该给出一种姿态,从打开校门开始,迎接大学开放精神回归。

  (庹亚男)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4版:评论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都市新闻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生活周刊·地产·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抓住恢复和扩大需求这个关键
打卡博物馆,越来“粤”精彩
“千金买跪”?
校园开放成就大学之大
新能源汽车下乡“堵”在哪?
“脱口秀”别成“脱缰秀”
用科普视频“焐热”冷知识
网游诱导充值,治标更需治本
当心“音乐节刺客”成“回旋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