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记者注意到,近来舆论场上出现了一些嘲讽“小镇做题家”的声音,而更多的网友则是大胆呼吁,无论是“打工人”还是“小镇做题家”,每个梦想都应被善待。还有的网友则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讲述自己的“小镇做题家”之路,“寒门学子不该被嘲讽为小镇做题家”一度跻身抖音热搜榜前列。(7月14日澎湃新闻)
“小镇做题家”是指那些为了考取大学、求学路上钻研做题的普通家庭学子。这是每名“寒窗苦读者”共有的姿态和经历。十年寒窗苦,一朝翰墨香。通过艰辛努力获得优异成绩,那种满满的幸福感会伴随一生而成为永久的精神财富。只是,原本苦读的姿态和精神风貌,却被少数人定性为“没有能力、空会做题的书呆子”。
每一个人都了不起,那是因为“奋斗的姿态最美”。企业家靠个人的努力,能够从白手起家到事业有成,靠奋斗、进取、实干创造人生的辉煌,这种努力向上和奋进求变的精神值得称道和学习。那么,被无数寒门学子反复验证的“读书改变命运”,为何反倒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这种现象显然不正常。表面上看,是少数人基于身份优势的“狭隘之思”;从实质上看,则反映出个别人以“无所作为”的态度来面对竞争,不仅自己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反而对其他进取求变者给予“标签式嘲讽”和“内容式误读”,以嘲讽努力和赤诚来实现自我安慰。
“寒门学子不该被嘲讽为小镇做题家”成为热门话题,既是因为共同的价值信念与追求激起了更深刻的认知与感怀,又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效应的自然表现和必然结果。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价值的同时,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方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