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倪明、林霞虹、王婧
在广州市区融媒体客户端“新花城”上线两周年之际,10月21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举办座谈会,专家、业界人士齐聚广报中心,深入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在新时代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当好舆论压舱石、社会黏合剂、价值风向标;探索中心城市的市区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融合发展如何向纵深推进,统筹“两个中心”协同创新同频共振,从而为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有活力、更加出彩的新广州贡献力量。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将以新花城上线两周年为新起点,做大做强新花城,将新花城平台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型资讯服务平台。新花城平台也将继续整合市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力推进“两个中心”融合建设,当好服务基层治理和舆论引导“主力军”,传播花城声音,讲好广州故事。
推进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
近年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坚定不移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下定决心改革创新,全力推进以“移动优先、精品党报”为目标的媒体融合系列改革,不断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广州日报是内地最早‘触网’的纸媒。”在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看来,2019年10月22日上线的新花城,发挥着带动整个报业集团发展的作用。苏宏元认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机制非常关键。以前的媒体融合平台发挥的多是“内聚外联”的功能,新花城则发挥着“内融外合”的功能。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技术,还涉及内部资源调配、机制变化、打通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壁垒等难题,这些都是媒体融合的应有之义。
“新花城立足广州,面向湾区,这个定位特别准。”作为资深媒体人,广东触电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施文辉表示,新花城APP很好地实现了“内融外合”,技术产品模块非常完整丰富。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涛教授认为,新花城客户端不仅是资讯平台、融媒体枢纽平台,更为关键的是,它是一个生态系统——综合性的智能服务系统。刘涛特别“点赞”新花城的用户黏性,新花城除了医疗、教育两大抓手,还在特色主流实践项目上融合起来,形成市区之间线上线下融合体系。
市区同频共振:放大一体化效能
“两个中心”建设的着眼点、着力点、重心都是在基层,在“最后一公里”。两年来,广州“两个中心”融合发展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并获得了中宣部的充分肯定。
黄埔区委宣传部新闻总监曾妮表示,市区统一的融媒云平台从内容、技术、渠道上为各区赋能,放大了一体化效能。“黄埔融媒体中心是一个新生的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广州日报给予了全方位的科学指导。”曾妮特别提到,“新花城”首创的微社区模式覆盖全市144个街道,黄埔区便是受益者之一。黄埔区也坚持打开大门办融媒,组建覆盖全区17个街道(镇)、200多个社区、100多家主要企业的“融媒网格员”队伍,深入基层“毛细血管”,打通社区传播“最后一公里”。
从化区融媒中心电视部主任朱妍感受到了新花城为区级融媒体中心赋能的益处。2020年4月2日,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市融媒体中心共同打造的《从化乡村小康直通车》品牌节目在新花城APP进行了第一次直播。目前,该栏目已在新花城APP上直播了62期,“斩获很多粉丝,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两个中心”融合建设: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2020年9月20日,“广州文明实践云”服务平台上线“新花城”,“两个中心”融合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协调处副处长谢笑涛看来,广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亮点就是和市区融媒体中心同步推进,打通融合。依托广州市区融媒体云平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云”项目,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实践云平台除了可以实现广州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志愿服务、场馆预约等服务性功能外,同时还融合“新花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各种宣传资讯、直播、课程等内容,两个平台内容、功能的相融互通,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变。
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黄丽华表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探索‘两个中心’融合建设的思路,非常好地体现了‘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的核心理念,真正做到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通过让信息服务、文明宣传、文化服务对接到基层,打通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集团发展的‘任督二脉’”。
今年6月30日,广州税务融媒体中心正式启动运营。8月19日,广州税务融媒体中心正式“云入驻”新花城。专业媒体平台赋能政务服务平台,强强联合,助力税收优惠政策举措宣传精准直达广大纳税人,也为媒体融合创新进一步探索具有示范意义的新模式。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副主任葛松晖介绍,以新花城为基础,推出“穗悦地图”线上融合宣传服务品牌,促进纳税人缴费人在办税流程更优化、咨询互动更智能、精细服务更贴心、跨区域服务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