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体检找“枪手”谁该吃药?

  听说过考试作弊找“枪手”,如今求职体检也有了“枪手”。据报道,一些人员违规在社交平台发布“代检”推广信息,宣称业务涵盖普通入职体检、健康证体检、事业单位公务员体检等,代检一次费用少则一到两千元,多则上万元。

  体检找“枪手”最犯众怒的地方在于,有人明知患有传染病,却故意隐瞒真实病情,靠着作假顺利入职,在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家政保育等有着健康禁忌的行业从事一线岗位,给不知情的公众埋下健康隐患。

  报道中还有个细节令人唏嘘。代检中介说,体检人员不会核对体检单上的信息,“就是发现了也没事”“不会报警,最多不让你做了”。至此,一条灰色利益链逐渐清晰:找人代检者花钱买“通过”,“枪手”有利可图,中介穿针引线,体检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漏洞”越来越大,成了半公开的“后门”。

  造成代检一路绿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在于验明受检者的正身。现在,除了一些大医院能做体检之外,还有不少体检机构售卖套餐,为了提高销量而默许“放水”;而在一些正规的医疗机构,体检表几乎是一个固定的模板,“全套检查”无意中占用了本就比较紧张的医疗资源,因此疏忽了核验工作;此外,用人单位通常不参与监督体检过程,这也让一些有心者钻了空子。

  对此,首先需要全社会达成一个共识:体检不是歧视和抛弃患有相关疾病的人,而是更好地保障就业者权益和公共健康的必要措施。对于与就职岗位无关的疾病,不能以“一张表”偷懒,更不能人为设定不必要的门槛。

  在此基础上,要瞄准体检监督这一关键,斩断整条利益链。用人单位和医疗机构要加强协作,让体检过程更严谨。不妨利用大数据等科技力量,以人脸识别补充现场监督、以个性化体检方案定制代替固定模式,让代检不敢冒头、无从发生。我国劳动法早已明确,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不少用人单位也在合同中强调,违法代检,轻则辞退,重则被追究法律责任。对此,个人切不可产生侥幸心理,以一己私念损害公众健康和诚信屏障。

  (刘冉冉)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广州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第A3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广州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揾食
   第A15版:生活·汽车
   第A16版:生活·地产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远离资本,让校外培训回归本源
准确把握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战略意图
体检找“枪手”谁该吃药?
贪“蛋”失“鸡”
纳入创文考核为历史文化保护加码
红灯前礼让凸显“生命至上”
内容为王,微剧才能走更远
“受贿行贿一起查”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