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孔雀慢慢从一对母女身前经过,不料,成年女子猛然伸手拽住孔雀的一根羽毛,并用力扯了下来;在“为了动物健康,请您不要投喂”的提示牌和志愿者的劝阻下,依然有游客“见缝插针”地去投喂动物……近日,部分拍摄于景区内的视频接连曝光,再次引发人们对景区内伤害动物、乱投喂等行为屡禁不止的讨论。
对动物的喜爱,如果表达方式不当,可能对它们构成伤害。看起来,投喂动物远不及伤害动物那般“恶”,但投喂也可能给它们带来巨大危险。比如此前曾有媒体曝光,某地景区一只鹈鹕被喂了带棍的烤肠,刺破喉咙;一只骆驼被喂海苔、连带着干燥剂,呕吐不止。这些行为不仅可能给动物带来焦虑和不安全感,更可能对它们的生命健康造成永久的伤害,以及养成景区动物乞食揽食的习惯、危及游客安全。可以说,投喂、伤害动物会让人们自食恶果。
为何屡禁不止?一方面源于游客的侥幸心理,如“孩子喜欢孔雀毛,我只拔一根怎么了”“人都能吃的食品,喂动物应该没事吧”等。另一方面是景区的管理问题,如园区已经设置了爱护动物的提示牌,但管理人手跟不上,尤其遇到旅游高峰、游客一哄而上,现场很可能是管得了大象管不了猴子。还有少数景区,故意留个空子让游客购买食物投喂、与动物亲密“互动”,以此创收“开源”。应对各种管理上的困难,既要强监管又要有智慧,比如建立游客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制度,完善城市动物保护的相关立法,设置视频监控、打造智慧景区等。
投喂动物未必是“爱的供养”,伤害动物更不能以无心之过来解释。我们来到动物园,最大的意义就是观察动物、与动物在城市中友好共存,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戏耍和伤害。就像连续数月来,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数百公里,人们在为象群的可爱形象和团结互助而感叹的同时,也纷纷赞赏一路上居民和有关部门在野象迁徙过程中对它们的保护。我们如何对待动物,就是如何对待人类自己。比起制度的完善、法律的严惩,更重要的是形成保护动物的共识并遵守,收回伤害的手、伸出关爱的手,让这份爱平等地在人与动物间传递。 (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