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深入养老行业调研发现,目前,有职业“抽水营销”团伙四处活动,“拆东补西”的“庞氏骗局”正在养老行业“病毒式”传播,一些养老机构“爆雷”“跑路”后,生活陷入绝境的老者不在少数。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幸福地安度晚年,成为我们必须答好的现实课题。而要答好这道课题,就必须正视并着手解决目前养老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对老人“杀伤力极大”、处于“野蛮生长”中的养老金融骗局。媒体发现,近年来将养老产品“金融化”,采用无序扩展、饮鸩止渴的模式吸收老人资金的养老机构几乎泛滥成灾。这些养老机构往往还会开出“高额提成”的条件,主动在社会上找寻所谓“营销团队”,打造“完美骗局”骗取老人钱财。
老人不是“韭菜”,他们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更不是任黑心养老机构和“营销团队”分而食之的“唐僧肉”。防范和打击养老金融骗局,监管必须“长出牙齿”。
从近期来看,要针对痛点,尽快为资金加上“安全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对养老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会员卡”等形式进行营销的,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明确限制性条件,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但在现实中,“只有预付没有第三方存管”成为痛点。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细则,确保“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执行到位。而从长远来看,则要探索建立多部门“监管共同体”,强化全流程监管。养老机构、养老金融产品的监管涉及民政、金融、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要建立起部门协同管理机制,明确事前审批、事后经营、日常督察、打击惩处等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及追责办法。
强监管的同时,亦要优服务。通过黑白名单制度、税收优惠等,支持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通过培育发展健康的养老产业,推动整体养老环境步入正向循环;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元需求。唯有如此,方能重建老人对养老产业的信心,让养老产业实现良性发展,让老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