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6岁娃充2.7万元玩游戏,谁之过?

  近日,一6岁娃玩游戏两周充值2.7万元,家长多次申请退款遭拒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事情并不复杂。上海的顾女士向记者反映称,她6岁的儿子用iPad玩《愤怒的小鸟2》时,在两周时间内充值27776元买道具,事后她联系游戏开发公司和苹果公司反映情况并申请退款,但均遭拒。

  此事发展到目前的争议焦点也很明显:是否应退款。不少网友认为,6岁孩子无民事行为能力,必须退款。此亦有法律法规支持。《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得进行游戏付费。最高人民法院也在去年印发通知,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也有网友表示,“支持不退款,因为本身就是家长的责任”。这也引出此事另一大争议点:究竟谁之过?支持退款的网友大多认为,孩子之所以能背着父母消费成功,主要与支付设置太过“便捷”有关。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等有关各方有责任通过强化支付环节的安全性等手段来杜绝此类事情发生。而支持不退款的网友则认为,此类事件的发生,多与家长疏于管教孩子有关,如果一味支持家长的退钱诉求,可能会让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变本加厉”。

  当然,顾女士是情有可原的,其子进行游戏充值的时间多在放学后、父母下班前,她也一直没收到扣费短信,而且,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不过,在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个别“不负责任”的家长。这些家长时常塞给孩子一个手机或iPad,来代替父母的陪伴。而屡次发生的未成年人斥巨资进行游戏充值、打赏主播的事件,也给这部分家长提了个醒:与其事后费力追钱,不如事前当好爸妈。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在交流中帮助孩子提高网络素养,让孩子学会合理地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学会管理好自己。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国际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湾区
   第A11版:今日人物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健康有约
   第A15版:教育
   第A16版: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给药价虚高下一剂“猛药”
群众有心愿,党员送“双微”
美丽广州
学史力行,广州“互联网+”澎湃新动能
对霸凌要按恶意程度惩治
“元气森林”致歉,更该反思
管学生手机不是“一锤子”的事
“砍自家树获刑”是堂普法课
6岁娃充2.7万元玩游戏,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