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也能“人脸识别”了。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披露,西安市纪委监委牵头建成行贿人数据库,将“围猎”领导干部、有行贿行为的76人列入“黑名单”,实行动态管理,联合惩戒。
对行贿与受贿同等处罚,更能体现法律的公正和公平。此前,行贿者的肆无忌惮,部分源于办案中有时为了突破案件而对行贿者采取坦白从宽政策,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重受贿轻行贿”现象,致使其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但受贿与行贿一个巴掌拍不响,两者并蒂而生、相互依存。若不抓住行贿的“源头”,就难以根治受贿问题。同时也应看到,一个行贿者往往对应着多个受贿者,黑名单不仅要能追缴不正当利益,还要能顺藤摸瓜牵出更多受贿者。让行贿受贿这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揪出一个牵出一窝,一拉拉一串,把相互牵连的腐败关系连根拔起。
黑名单“三件宝”,识变脸、唱黑脸、打七寸。受贿者往往身份特殊,相较而言在“明处”,行贿者通常在“暗处”。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行贿手段更加隐秘无形,有的行贿者借公司的壳去参与投标,也有的行贿者利用各地之间的数据壁垒钻空子。因此,黑名单要利用技术手段破除信息孤岛,做好精准的“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共享”,同时要加强权力监督,对行贿受贿伸手必打、不留死角。此外,行贿者为了利益主动行贿,属于严重失信行为,行贿黑名单本质上是一种“失信黑名单”。要火眼识腐,要瞄准行贿者的“七寸”,善用取消市场参与、吊销资质等手段,让行贿者感受到切肤之痛。
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是一方面,灌溉简政放权的活水是另一方面。行政审批越臃肿,权力清单越模糊,行贿的手就会越伸越长,受贿的手也就越接越顺。“黑脸包公”有赖于上层设计完善权力清单、减少行政审批,才能唱好一台反腐大戏。唯有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源头活水构建起亲清政商关系,才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