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交通网络尤其是轨道交通密切相关。正在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加快建设城际铁路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24日下午,深圳代表团分组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多名广东省人大代表就报告中提到的“要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展开讨论。
近年来,广东轨道交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标全球,仍有差距。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为世界四大湾区之首,目前建成的城际铁路里程仅404公里,而东京湾区是2975公里、纽约湾区为8557公里。
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大湾区的轨道交通建设迈上了“快行道”。根据批复,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前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专门提到了广东“十四五”期间要开工建设的珠三角城际项目,今年广州都市圈要开通8个项目,深圳都市圈要开通6个项目,广深两地间将不仅有高铁和城际轨道,将来地铁都可以连接上。毫无疑问,这对于加快“双区”建设、“双城”联动,辐射带动全省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的规模上去了,但如何贴近需求,提高运行效率,还需要在软件上多下功夫。城轨与城市内地铁的衔接,枢纽站点大量人流、车流的快速疏导,如何让城轨既有“高铁速度”,又能加密班次兼具“地铁便捷度”,充分满足大规模的日常通勤需要,这些都考验后期运营的功力。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公共产品,其意义已突破单一城市的边界。在规划、建设、运营上也要突破地域界限,建立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方能更好促进湾区内不同城市间产业和生活的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