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江苏扬州、重庆荣昌区、湖北赤壁、浙江衢州、安徽黟县、河北保定……这个国庆假期,越来越多地方的机关食堂开门迎客,吸引游客打卡体验。10月1日,顺德区机关食堂门口,市民游客排起了长队,场面十分火爆。2日的1500份简餐更是在上午11点就销售一空。
机关食堂受追捧并不让人意外,对一些游客来说,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就算不图味道也图个新鲜;对另一些游客来说,就算不图价格实惠也图个食品安全。机关食堂“一道菜”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实用功能和情绪价值兼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既盘活了节假日闲置公共资源、缓解了餐饮市场供给压力,又推介了地方特色美食、让游客享受到了平价餐饮,这种“机关搭灶、百姓就餐”的模式,打破了行政机关与公众的物理藩篱与心理隔阂,彰显行政机关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治理转型,值得鼓励。越来越多地方的机关食堂“入列”,说明其价值不断被发现、被认可。
更重要的是,这成为一种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公共资源共享模式,将城市竞争从硬件升级比拼转变为服务细节的温情较量,为提高城市曝光率、能见度蓄能积势,为地方文旅事业引流量、做增量。大家都知道,文旅事业发展靠人,有人气就有财气,因此每逢节假日,各地纷纷推出应节活动,有的城市今年双节期间就推出数千项文旅活动,有的还发放文旅消费券,绞尽脑汁,花式“宠客”。其实,创意最值钱,一个好创意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看来,机关食堂向普通游客开放就是一个挺好的创意。
好事要办实,要把安全和服务做好做细,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优化服务流程,避免出现店大欺客、损害游客体验等现象;要探索制度化、长效化机制,让更多地方、更多机关食堂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常态化举措,而不仅仅是“一阵风”。
推广开去、坚持下来,今后游客在节假日出行时,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把当地机关食堂作为歇歇脚、吃吃饭的地方,那将是一道新的公共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