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电话手表在校需规范而非禁止

丹图

本文字数:636

  日前,有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电话手表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会造成负面影响,建议教育局禁止中小学生带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到学校。

  家长的忧心,可以理解。一块“手机化”的电话手表,从视频通话到社交娱乐,多种功能傍身,可下载的App多达数十款,的确容易令孩子沉迷其中,甚至成为部分学生攀比炫耀的“新道具”。正因如此,一些家长隔空“喊话”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出台一些禁令,从源头阻断电话手表“进校园”。

  但我们不能忽视,电话手表也在许多场景中扮演着“安全守护者”的角色。比如,实时定位、紧急呼叫、即时联络,这些功能为不少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家庭,提供了安全保障。其实,管理和引导比“一禁了之”更加契合家长的普遍期待。完全“一禁了之”,看似干脆,实则可能切断了亲子之间必要的安全连接。

  事实上,教育部早已明确“有限带入校园、禁止进课堂”的手机管理原则,其核心正是“分类管理、疏堵结合”,既维护校园秩序,也尊重实际需求。落实该政策的关键,在于家校之间各尽其责、协同配合,而不是彼此推诿、相互“甩锅”,或依赖政策单向“出手”。

  教育主管部门要细化校园智能终端产品管理指引,督导学校落实统一保管、分类管理,避免放任失管或一刀切禁止。家长则应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与孩子共同制定和遵守电话手表的“使用公约”。

  电话手表终究只是一件工具。它的利与弊,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善用。只有学校、家庭与社会达成共识、同向而行,才能让科技产品真正为成长护航,而不是变成伤害孩子的“电子利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电话手表在校需规范而非禁止 丹图2025-08-29 2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