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评论

抓住情绪消费的风口

李铁林

本文字数:888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在各类旅游体验中,“积极的情绪价值”获得了最多游客的青睐,超过了传统的观光需求。

  近年来,从“宠粉文旅”到“解压文旅”“疗愈文旅”,不局限于游山玩水、寻风问俗,而是重在满足游客情感需求的“情绪文旅”逐渐走俏,相关新服务层出不穷。

  情绪消费何以成势?以注重自我感受和个性表达的年轻一代为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占有,而是更加向往认同感与情感连接,愿意为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付费。抽盲盒时的悬念感、惊喜感,手作体验过程中的互动感、成就感……这些情绪上的获得感,是驱动消费行为的动力所在。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情绪消费代表了一类极具潜力的消费升级方向。

  对相关行业的经营主体而言,情绪消费的“风口”十分诱人。要真正把握机遇,首先需修炼好“内功”。对这一类消费,人们的评价标准是明确的。你能治愈我什么?你的文化如何让我心动?我能否成为你的故事的一部分?只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方能满足消费者的高期待,不断推高商家的口碑和市场竞争力。

  卖点不是唯一,服务品质过硬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归根结底,情绪消费的底层逻辑是对人的关怀。因此,要想实现从“物有所值”到“心有所属”,抱着“赚快钱”的思路搞噱头、博眼球是行不通的。精准洞悉人们内心的“情绪褶皱”,以更多巧思和匠心推出具有人文内核和情感内涵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经营主体抓住情绪消费机遇的制胜之道。

  同时也要看到,推动情绪消费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也有赖于构建更清朗、友好的消费环境。情绪价值通常难以量化,往往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和定价规范。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如何认定?消费者维权时该怎样举证?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以更高的治理智慧进行解答。强化市场监管,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做好保障,才能确保行业始终走在发展正轨。

  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情绪消费等新消费领域的成长壮大表明,紧盯消费者日趋差异化、私人化、个性化的消费偏好,顺势而为做好消费品质提升和消费环境改善的文章,必能发掘出新的内需增长点,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摘自《人民日报》 作者:李铁林)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8抓住情绪消费的风口 李铁林2025-07-30 2 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