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评论

互联网保险,以诚待客才有未来

谭敏

本文字数:928

  互联网保险因其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保险产品从投保到理赔全流程的在线服务,其便捷优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逐年攀升。然而一些消费者却反映,某些互联网保险产品存在“投保容易,理赔难”等问题。(7月27日央视新闻)

  “百万综合意外险”的醒目宣传让消费者满怀期待,可点开细则才发现,“百万”仅针对飞机意外,普通意外身故保障缩水至十万元,医疗补偿更是只有一万元;有的产品销售页面中突出了“不限健康状况、不受历史疾病影响”等保障权益,消费者开心下单投保,可是却极易忽视下面的一行小字,投保前已经罹患的既往病症并不在保障范围内……数字技术让保险“触手可及”,本该让人们体验更好的保险服务,可是,一些互联网保险却是套路重重、暗礁密布,关键信息“藏猫猫”、免责条款“躲角落”,稍不小心就让人着了道。据复旦大学保险团队统计分析,截至2024年底,涉互联网保险相关投诉已达一万余件,其中,虚假宣传、条款误导、暗中扣费等问题尤为突出。

  互联网保险乱象丛生,究其根源,一方面跟保险的专业性强有关,产品条款复杂难懂,而线上投保跟线下投保相比,缺乏专业人员的讲解与指导,使消费者更加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条款内容。另一方面,则在于利益驱使,部分平台和保险公司为提高转化率、降低成本,在产品设计、销售流程、售后服务等环节“偷工减料”,以多种手段诱导消费者投保,在关键权益保障上大打折扣。这些问题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更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当买保险成为一种“涉险”行为,保险会面临极大的信任危机,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

  保险网上冲浪,但一定要安全可信,回到带给用户保障与安心的路径上来。保险公司应提供贯穿投保、理赔、退保全过程的更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投保前做到信息透明,在网页上充分展示核心保障信息与免责条款,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理赔、退保时做到方便快捷高效,在醒目的地方增加人工服务入口,让消费者后顾无忧。平台在这方面亦可有所作为,比如,不妨从技术上建立“关键条款确认”“多步展示与确认”机制,强制用户阅读以加强对保险产品的理解,而非一键完成交易,将销售行为融入保险教育过程,确保“用户理解”成为销售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总之,信任是保险行业的立业之基,只有将用户放在首位,互联网保险才能走得更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8互联网保险,以诚待客才有未来 谭敏2025-07-30 2 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