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车键
汽车“四化”仍在加速重塑市场格局,这里一起来关注智能化和网联化。根据中汽协最新统计,今年7月,智能化指数为4.2,创今年内月度新高。网联化指数为23.7,同样创今年内新高。
然而,过度智能化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日前,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对智能化进行点评,他说:“用物理按键1秒钟就能实现的功能,现在用语音控制要花4秒。”而在今年最火爆的小米SU7上,可以看到原厂配备的手机支架。
近年来,许多车企将手机已经配有的功能,在车机上再重新做一遍,尤其是导航。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明明有些事情伸手可得,却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空调控制、音乐播放和停车。
能够拿到驾照,相信所有人都熟练掌握“泊车”技能。泊车技能会随着行驶里程提升而提升,既快准好,又能驾驭各种不规则停车位。将“泊车”交给车机,事情会变得不可预测。假如有时间,你可以做个测试:到同样的停车场,找寻车位再停好车。你会发现,人工驾驶效率要明显高于智能泊车系统,“同样车位,我自己停,可能也就30秒,交给车机要超过2分钟。”不止一位驾驶员有这样的感受。
汽车第一属性是“交通工具”,然后才是其他。这意味着,安全、效率和可靠要比智能更重要。汽车智能化泛滥,一方面是“炫技”效果好,消费者认可,资本市场看好;另一方面是违法成本低,“智能化”出错,责任迄今不好认定和追责。
汽车是长周期的大宗商品,任何技术都要经受严苛的市场考验。智能化要完成从野蛮生长到登堂入室的跃升,不妨参照油耗和电耗,制定严苛、清晰和高难度的标准。今年8月,工信部公开征求《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等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其中,对燃油车百公里油耗要求降至3.3升,对新能源汽车则是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3.92度。
做好对智能化的监测和管控,万一由此造成交通事故,也不应止于召回——不能“只管售前,不管售后”。这些技术和法规上的漏洞应该越早关注越好。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