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学好“钉钉子”的方法论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付迎红

本文字数:1058

  广州日报评论员 付迎红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反复倡导的一种工作方法。《之江新语》中有过这样一个形象比喻:“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科学谋划、总体部署,要求全党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眼下,“任务清单”已经确定、路径方向已经明确,接下来的关键就在落实。想清楚、弄明白怎么把钉子钉准钉实钉牢,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眼里有准星。钉钉子、抓落实,把握主攻方向是第一位的。要避免“撒胡椒面”式地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点,必须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大小,找准抓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会对经济领域的改革高度重视,着墨颇多。对标“路线图”,要将精力向重点倾斜、力量向重点集中。比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这些都是广州进一步释放改革动力活力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必须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手上有实招。改革任务落地来不得花拳绣腿,务必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一要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瞄准“硬骨头、深水区”开展穿透式调研,找到改革破局的实招、硬招。在浙江工作期间,针对义乌发展面临的种种体制机制瓶颈,习近平同志多次到义乌调研、多次深入市场,提出要“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让“鸡毛飞上天”的义乌一次次“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二要建立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干部敢作善为、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让广大干部争当改革行动派实干家,创造更多味浓、成色足的改革经验和成果。

  心中有定力。钉子要钉稳,不能“贪快求急”、企望一蹴而就。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任务越繁重、情况越复杂,越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恒心。近年来,从一张“清单”改革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到发出一线城市首张城中村改造房票,广州持续落地一系列首创性改革举措,其中一条经验就是稳扎稳打、持之以恒。下一步,对全会部署的总体规划和各项改革任务,我们仍要一项一项分解、一件一件落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奋力谱写广州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学好“钉钉子”的方法论 付迎红2024-07-31 2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