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周刊

介入+靶免治疗精准“出击”
胆管癌晚期患者绝处逢生

翁淑贤

本文字数:1547

熊斌教授(右一)为患者实施介入治疗。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医学中心主任熊斌教授

  晚期肝内胆管癌多发转移,癌细胞不仅在肝脏内肆意扩散,还悄悄向肝门部淋巴结和骨骼伸出了“魔爪”……拿到这一诊断结果时,50岁出头的李先生(化名)一度认为自己已陷入绝境。不“甘心”的他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医学中心向熊斌教授求助,经过介入治疗+靶免治疗,如今李先生体内的肿瘤病灶已大大缩小,实现了医学上的部分缓解,而且肿瘤指标CEA和CA199从极高的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梁博、韩文青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李进

  男子无明显诱因腹痛 一查已是胆管癌晚期

  去年9月,李先生开始感到中上腹有些隐痛,虽然吃了止痛药后有所缓解,但药效过后,这种困扰依然无法摆脱。他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胆管细胞癌伴肝内外多发转移!癌细胞不仅在他的肝脏内肆意蔓延,还转移到了肝门部淋巴结和骨骼。

  手术无望,只能通过全身化疗尽量“围堵”体内的癌细胞,才50岁出头的他不甘心生命就此加速进入倒计时,遂向熊斌求助。

  “其实晚期肝内胆管癌已有多个标准化疗方案应用于临床,但疗效有限。”熊斌坦言。为了寻找治疗新突破,熊斌和他的团队不断探索,结合李先生的病情,以介入治疗联合靶免治疗等各种手段,为他制订了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经过近半年的治疗,李先生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明显好转,更让他和家人看到希望的是,复查结果显示他体内的肿瘤病灶已大大缩小,实现了医学上的部分缓解,而且肿瘤指标CEA和CA199从极高的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介入治疗+靶免治疗精准“出击”

  这半年来,李先生是如何通过治疗一步步走出绝境的?

  回想起这几个月对李先生的救治过程,熊斌分析说,介入治疗联合靶免治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起初,我们通过活检明确了病理性质,弄清楚他属于肝内胆管细胞癌IV期后,还为他做了基因检测,排查出相关的基因突变。”与此同时,熊斌和团队还为李先生做了肝动脉灌注化疗和肝动脉化疗栓塞,前者是通过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后者是通过化疗栓塞破坏肿瘤的血供,切断肿瘤的营养来源以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随后,结合基因检测等结果,熊斌又用相应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继续对他体内的肿瘤细胞进行精准打击。靶免联合治疗好比在李先生体内培养了一支专门对抗肿瘤细胞的强大“联合部队”,在激活并增强他自身免疫系统“战斗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三周过后,李先生做复查发现其胆管癌瘤体缩小了50%,但肝左叶部分肿瘤依然残存活性。于是,另一种介入治疗手段——冷热复合消融也来“增援”,这种介入疗法利用极端的温度变化,派出“冷热特种兵”对残留的局部肿瘤发起“总攻”,然后又继续通过靶免联合治疗巩固“战果”。

  灵活运用介入治疗协同增效

  据熊斌介绍,介入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多,几乎可以贯穿全程、灵活运用。目前临床上介入治疗肿瘤主要有“取、灌、堵、消”等几大“招式”:“取”是用活检针取出身体深部的病变组织帮助明确诊断;“灌”是将化疗药物经导管直接灌入病变部位,局部精准打击肿瘤;“堵”是将栓塞剂经导管精确送到肿瘤的“老巢”,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消”就是用射频、微波、冷冻等手段消除局部肿瘤病灶。根据肿瘤的特性和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选用介入方式,可以与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联合形成“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模式,往往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系列‘组合拳’打出来后,再次复查时我们发现他的瘤体缩小超过95%,实现了医学上的部分缓解;而且他的肿瘤指标如CEA从200 U/mL降至3.81U/mL、CA199从185U/mL降至10.3U/mL,证实了肝动脉局部化疗联合靶免治疗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熊斌介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健康周刊 A15介入+靶免治疗精准“出击”
胆管癌晚期患者绝处逢生
翁淑贤2024-06-14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