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客户端
A4:评论
六月 2024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党纪是“戒尺”,也是激励奋发的鼓槌 党纪学习教育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态势良好。眼下,时间已步入
- 地铁“人气值”照见城市“活力值” 日前,广州地铁集团公布了2023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数据显示,去年广州地铁(含广东城际、有轨电车)线网日均客运量860.52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比例达69%,较2022年上升
- 免密支付,安全不可“免” 画外话 免密支付设计初衷本是减少繁琐操作,让支付更“丝滑”。然而,免密背后也暗藏各种套路和陷阱,在现实中就有不少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稀里糊涂被扣了钱,甚至还遭受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免密支付,
- 可以“轻社交”,但别成孤岛 评论员观察 从朋友圈中的“点赞”之交,到生活中的“搭子”交友,从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到保持距离、注重边界,当前,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和社交需求呈现出许多新变化。(6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打开
- 美丽乡村岂能“鸡犬不闻” “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村吗?”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走偏现象,有的“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有的“主路反复割草,小巷藏污纳垢”。如此作为,到底是整治,
- 用法治之力关上打开的“盒” 6月12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起底‘开盒挂人’ 整治新式网暴”为题,深度报道了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谩骂侮辱、侵犯隐私等突出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
- 直播带货监管要与体量匹配 随着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直播带货乱象频发。在严监管之下,一些直播带货“套路升级”,部分商家不断打“擦边球”规避监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手段更加隐蔽。(6月13日《工人日报》) 看直播带货时手有多
- 让“共享”助力社区托育 家长也能“共享”。记者走访江苏无锡、广东广州、四川成都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了解进一步提升社区托育服务质量的探索。(6月13日《人民日报》) 托育一直是热点民生议题。数据显示,我
- 取款报备真是为了反诈? 据极目新闻报道,有网友反映在吉林长春一银行取款时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同意。12日,涉事银行及所属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均表示,此举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 近年来,确实有不少群众因电信诈骗蒙受巨大损失
- 破解电视“遇冷”需服务升温 日前,“我国电视开机率跌至30%”冲上热搜,“电视机是否会被淘汰”受到关注。(6月13日《工人日报》) 事实上,当下的电视大多已融合了广播、网络视频平台等丰富内容,相比小小的手机屏幕,大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