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1月16日新华社)
“高效办成一件事”并不是一个新鲜词。这项“术语”,其实就类同于过去常说的“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都属于“放管服”改革的重点内容。潜台词就是要把“好几件事”变成“一件事”,把“几次办好”变成“一次性办好”,主打的就是一个便捷高效。把这件事办好,对群众来说,可以减少办事流程,尽可能少跑路、少折腾;对企业来说,也可以切实降低各项制度性交易成本,由此释放企业创造力、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至今,各地各部门政务服务改革已渐入佳境。比如在广州,2023年全市共建成“一窗通办”窗口42个,融入事项总量1774项,全年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0余万件,这让民众切实得到了便利、尝到了甜头。但从整体看,各地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业务不协同、系统不互通、标准不统一、服务不便捷等问题。在某些地方,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由于涉及多部门多环节,成了事项复杂、链条长、盖章多、“中介”多的“好几件事”,从而导致政务服务的红利未得到充分释放。就此去看,进一步细化规范政务服务、把“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上日程依然很有必要。
“高效办成一件事”说来容易、听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这关涉到政府行政水平、数字化运用水平、干部能力素养等各方面,各地各部门必须做好部署、真抓实干,将“一件事”思维贯穿政务服务全过程。
要坚持用户思维。是否以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是否从方便企业和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套用互联网行业的话语来讲,做好政务服务就是要讲究“用户思维”。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指导意见》围绕个人生命周期中出生、上学、就业、住房等关键节点,以及企业生命周期中开办、生产经营、清算注销等重要阶段,提出了第一批13个重点事项。这些事项都是企业群众最为关心的“高频”问题,各地在落实时务必要有“主动跨前一步”的意识,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推进方式,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要坚持靶向发力。“高效办成一件事”,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哪些事可以合并为“一件事”,哪些“时限”可以压缩,哪些“通办”可以“不必办”,哪些“流程”可以滞后,在具体落实时要对准焦距、精准滴灌。比如《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到,对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且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政务服务事项,可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这一审批服务模式。特事特办,为符合规定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不仅有助于让企业少跑路、提高办事效率,还可以让一些有迫切需求的投资项目尽快投产,为企业赢得发展时间。
要坚持技术赋能。数字时代,“高效办成一件事”,离不开数字赋能这项“硬件”。移动化、智能化技术,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现实中,不同地方、部门间数据信息壁垒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了政府政务服务效能水平。在这方面,如何应用数字技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让老百姓多用“网路”少跑“马路”,很值得探索。
以“效率指数”撬动企业发展指数、群众幸福指数,我们有理由相信,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将会竞相奔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也会更加澎湃。
(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