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红包有“毒”,从政者慎点

连海平

本文字数:836

  攀枝花市西区林业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黄敏因犯受贿罪被判刑,据称其收受他人财物从一个600元超市购物卡开始,这是黄敏收受的第一个红包。(1月3日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

  生在礼仪之邦,我们一生都和红包打交道,嘴不能语、手不能握,亲戚就往婴儿手上塞红包,一直到垂垂老矣,儿孙还往长辈口袋里塞。我们仔细观察“红包授受路线图”,不难发现,人生的前后两段处于受的状态,而中段多半处于授的位置,也就是青壮年给小孩和老人发红包。贪官收红包,反其道而行之,人生盛年接受他人红包,看来不是什么好意头。

  于小孩和老人,红包代表喜气、喜事;对于贪官,红包则是毒品、毒药。

  它是一种慢性毒药。“慢”体现在时间上,“毒”体现在结果上。人的欲望就像堰塞湖,当坝体出现小管涌,若封堵不及时,它就会朝着不断扩大的方向演进,而不是相反,像人的伤口那样自我愈合。官员收一次小红包,顶多就是违纪,还没有到违法的地步,并不特别可怕。最可怕的是,一旦开了坏头、尝到了甜头,收红包就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的区别,“根本停不下来”。红包的“毒性”也就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沉淀、渐渐积聚,以至于到了某个临界点,一些“红包爱好者”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就像黄敏一样,悔不该当初收下第一个红包。

  它是一种“开胃药”。还记得“消化不良,就找×××帮忙”这句广告词吗?对于那些喜欢收红包的官员来说,它也是一种专治消化不良、令人胃口大开的“药物”。第一次收几百块红包,心情可能窃喜加忐忑,到了第N次收,要是摸起来没有厚厚一叠,收者可能当场不高兴,甚至直接就挂在脸上,怒气冲冲甩还对方。何以至此?胃口被不断变鼓的红包撑大了呗,小红包再也吃不饱了。吃多了,总归有要吐出来的一天,不然古语为啥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红包本无罪,罪在贪婪者。从政者想要为老百姓干点实事,让老百姓记住你的好;想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让自己心安、平安过一生;想要为家人积点福分,让后辈以你为荣,就要慎独、慎初、慎微,不接服务对象递过来的第一个红包、任何一个红包。

  (连海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红包有“毒”,从政者慎点 连海平2024-01-04 2 2024年01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