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有多喜欢蔡崇达,看看南国书香节他的新书分享会现场就知道:拿着他作品的人早早占座,走道里都挤满了人。而蔡崇达诚恳的分享也如他的作品一样,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他说:“广州一直拿我当家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州,第一部作品是在广州出的,第一个奖项也是在广州拿的。”谦逊真诚的他,一如笔下的文字一般,有着清澈而又深沉的力量。
这一次,他跟广州读者分享的是新书《命运》,继他的畅销书也是长销书《皮囊》后,暌违8年的新作。
说起南国书香节,他由衷赞叹道:“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书展,展会形式上有创新,很有设计感,既各自成章,又彼此相连。形式也很丰富。在我的分享会上,主办方还贴心安排了非常契合主题的城市民谣演唱,他们唱得非常好,也让我所有的表达更为丰富。”
《命运》以《皮囊》核心人物阿太跌宕百年的传奇人生为主线,串联起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与时代浮沉。《命运》突破了小说创作的定法,将历史压缩至个体生命的局部、生命的褶皱中,表现了鲜活生动的闽南风土人情。
蔡崇达说:“写一本书和读一本书的过程都是灵魂照亮的过程。阿太的生命是吞下了苦难的,所以,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个老人,他们吞下生活,生出命运,笑着面对一切,是支撑起我们生命最根本的力量,他们才是我们的超级英雄。”
在他看来,作家都是土地的农作物,家乡也是精神原乡。他通过写作把根扎到土地里找到了“家乡”。“人在迷茫的时候更加需要寻找和清楚自己来处,看到来处越远,你的未来就越远。每个人都是所处的土地和时代的作品。看来处越深,对自己和时代的理解越透彻。”
他一直视广州为“福地”和第二故乡。“广州是非常务实又诚恳的地方。广州很丰富,很生动,很新潮,永远充满活力永远让人充满期待。古老又常新。这是广州特别迷人的地方。”他透露下一本书也会在广州出版,和《皮囊》《命运》形成一个体系。
饱含着对家乡泉州和第二家乡广州的深情,他谈起二者的共同点:“闽南和岭南文化相通,有很多核心要素是一致的。我经常开玩笑说,如果你把泉州和广州储存的中原文化拼在一起,或许能拼凑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原文化的轮廓出来。广州和泉州又有一个同样的特点,就是都是面向大海的,有海洋文明特质,有那种多元包容的东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