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研学游岂能成“收割游”

  暑期来临,许多家长为孩子报名了研学旅行。但不少家长发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花费,只换来了“游而不学”。(7月13日中国新闻网)

  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研学游走俏背后,承载着社会对其教育功能的期待。古时文人便有游学之风,不少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视为人生追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习早已不是埋头苦读书本的事,增长才干更要走出去、看世界、重实践。正因如此,有“行走的课堂”之称的研学旅行备受青睐。

  当前,低至100多元的一日研学,高到近9万元的美国插班研学,网络平台上各种研学项目应有尽有。研学旅行本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却让不少家长和孩子直呼“爱不起来”。问题出在哪?名不副实。

  研学旅行,顾名思义,主打一个研究和学习。换句话说,旅行是形式,研学是根本。然而,一些研学旅行,打着学习的名义,实际上却“只旅不学”“游而无学”——与普通旅游无异,地方去了不少,却学不到什么。曾有媒体就爆出,近万元的“高校研学游”,就只是在学校门口合个影。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不少家长和学生抱着研学的目的乘兴而来,最后落得个败兴而归。此外。研学机构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服务体验差等问题,更让部分家长感慨“与其报名研学,不如自己带孩子玩一圈”。

  说到底,研学旅行做的是“教育+”文章。如果只把它视为生意,甚至当成收割的工具,在内容服务上“偷工减料”,忽视教育功能,迟早会砸了招牌。长远来看,优化供给、规范发展,让研学旅行名副其实,各方都当思之、行之。         (张冬梅)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
   第A6版:世界青年技能日专题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火热暑假
   第A9版:火热暑假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广东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健康周刊
   第A16版:文娱·教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一刻钟“圈”出烟火气和幸福感
“拍黄瓜”不再愁
“颜宁之问”为何难答
青年旅社何必“画地为牢”?
研学游岂能成“收割游”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