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古老文物与年轻人同频共振

  评论员观察

  当前,年轻人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6月27日《光明日报》)

  “文博热”这股新风吹向了年轻人。盘点最近几年的热门文化活动,不难发现,年轻人打卡博物馆已渐成常态。博物馆越来越走进大众生活,馆中正襟危坐的各种文物,也不再乏人问津、日渐蒙尘。以热度最高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2022年累计接待服务观众163.1万人,其中35岁以下观众占比超过50%,相比上年增加3.79个百分点。观众数量的快速增长只是一个切面,《我在故宫修文物》《只此青绿》等文博节目的走红,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玩偶、陕西考古博物馆“镂空人面覆盆”雪糕等爆款文创产品的“出圈”,都是“博物馆热”成为新时代潮流的鲜活注脚。

  年轻人屡屡将目光投向古老的文物,最厚实的基础自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厚认同。“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人总有追古溯源的天性。尤其对当下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对古人的生活方式、古时的生活图景、古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文明起源之问、对中华民族从何而来怀着旺盛的求知欲。而恰恰就在博物馆这方寸之间,观者能够一窥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万物变迁的规律,得以通过历史幽微的细节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由一件件文物,透过一扇扇时空大门,就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见证一段段书籍无法描摹的具体可感的历史。譬如,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文物石鼓文,颇受年轻人追捧。在这个传世文物身上,融汇、投射着先秦时刚健、进取的文化精神,并以最早的文字记录中华文明之博大。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走进文物的世界,就在于透过古物实体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体悟附着其上精深奥微的文化价值。

  从表现形式来看,在不断创新的传播手段之下,“活起来”的文博因之走进年轻人的“备忘录”。传统文化的内核意蕴,并不意味着文物只是静态的摆件,只能等待来者的欣赏。相反,当下,各地博物馆正以更主动“触网”的姿态,扩大文化供给,开拓出更富现代意涵、更具丰富多元的表达面向。在一些网红博物馆中,广泛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开展各种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已成常态。一些沉睡在库房的文物被“激活”,古老的文物换下“严肃”的面孔,由高冷变为亲民、由陌生变熟悉,由此获得了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收获了一批年轻的拥趸。

  “文博热”之风劲吹的当下,面对年轻群体丰富文化生活、慰藉心灵和情感的需要,博物馆大有可为。如何为年轻人讲好古老的文物故事?如何与年轻的观者实现互动和深度对话?如何继续在历史与现在、未来之间架起桥梁?这些都是摆在博物馆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值得进一步思索。

  (付迎红)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第A9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都市新闻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视觉
   第A16版:文娱·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T1版:圆梦高考
   第T2版:招生答疑
   第T3版:院校巡礼
   第T4版:广告
让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莫让“高报师”游走灰色地带
对违规探店要真罚
在博物馆里爱上“广州味”
别被“躺着赚钱”忽悠了
让古老文物与年轻人同频共振
让老房子加装电梯不再难
谁来为校园食品安全兜底?
强化网络售药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