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卖崽青蛙”考验管理绣花功

  身穿青蛙服,手里提着的一群“小青蛙”,脖子上挂着收款二维码……最近,“卖崽青蛙”火遍网络,活跃在多地大街小巷。5月14日,“网红卖崽青蛙上海落网”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5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

  “卖崽青蛙”因蠢萌的造型和有趣的互动,吸引了不少粉丝,但因其经营合法合规性的问题,也时常成为被整治的对象。“卖崽青蛙”被罚让不少网友觉得“好笑又心疼”。但城市管理也有法规,可爱的“外表”下,也该有守法的心。

  应该看到,穿上蛙服的“卖崽青蛙”沿街兜售青蛙气球,和街头摆摊商贩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还是在兜售玩具,所以也不必戴着滤镜去看待。马路不是市场,经营必须合规,这是守护市民生活的题中之义。于执法部门而言,违法违规行为理应及时纠正,该罚的还是要罚。更何况,在一些地方,“卖崽青蛙”不戴头盔骑电动车,在街头滋扰行人,种种行为都给城市“添堵”,确也不能放任不管。

  该拿“卖崽青蛙”怎么办?其实,从网络热议中不难看出公众的真正期待:既不希望“一刀切”地让“卖崽青蛙”从城市街头销声匿迹,也不希望其无序发展给现实生活带来风险隐患。在此意义上,不妨给“卖崽青蛙”这类小生意腾出一些生存空间,规范引导其合理有序发展。既要看到“卖崽青蛙”对丰富街边消费、提升城市烟火气的积极意义,也需要加强监管创新、柔性执法,对这类新业态进行妥善管理,在多方诉求、多重目标中寻求更大“公约数”。

  从“卖崽青蛙”说开去,于城市而言,如何呵护和引导新业态,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前段时间,深圳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淄博的烟火气受热捧,都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有益启示。具体到“卖崽青蛙”的管理上,如何将之纳入依法经营的轨道,做到既顾城市“面子”又保摊贩“肚子”,既守护一方烟火又不妨碍城市秩序,值得更多关注和探讨。对此,不妨疏堵结合、柔性管理,一方面可探索通过划定活动区域、时间等方式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对消费者观感不佳甚至扰乱公共秩序的兜售行为予以治理。如此,才能更好促进城市治理与经济消费、民生改善相向而行。      (张冬梅)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国内·国际
   第A9版:都市新闻
   第A10版:产业·医药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广东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6版:文创·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以经济之“实”强健发展之“体”
保护自然之美,共享生态红利
给网约车热“降温”
网约车市场理应“良币驱劣币”
招生简介不妨再“可爱”些
农民工登台奏响理想“琴弦”
网红城市,如何“长红”
“卖崽青蛙”考验管理绣花功
切实保障快递员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