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贡献高校力量

  学思践悟

  张育广 邓金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使命,是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主体。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超过150所,规模和质量优势显著,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动能。

  人才支撑:坚持“引、培、育”,聚集科技创新人才。人才兴则创新兴。高校应聚焦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在大湾区的战略地位,牢牢把握“引、培、育”三个重点。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做大高层次人才增量。首先,高校树立战略思维,瞄准现代产业体系先导,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重点学科,制定前瞻性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划,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大湾区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其次,根据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引进等方式,吸引海内外优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再次,高校要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工作机制,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突出能力提升导向,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做强高层次人才存量。一方面,高校要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专业教师赴海内外一流大学进修、访学和交流,努力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注重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领域扶持青年教师发展,安排校内高层次人才与骨干青年教师结对子,成为科研和教学的带头人。

  突出自主培养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优未来人才增量。一是高校要加快形成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特色发展引导机制,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大力培养理工农医类高精尖急缺人才。二是努力打破学科壁垒,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小组,并以专业课为核心,打造课堂教学为主体、校内外实践为辅助的第二课堂,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梯队。三是注重“五育”并举,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动世界级“人才湾区”起步成势。

  科技支撑:坚持“三择”导向,强化有组织科研。为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校要坚持择需、择重、择优原则,强化有组织科研。

  择需。即选择科研目标要考虑整体布局。高校要以“四个面向”为导向,开展有组织科研,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要着眼高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学科,对大湾区建设目标,加快发展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引导和规划科研活动,坚持科教融合,把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

  择重。即科研内容要对重点领域强化部署,使大湾区内高校、企业和政府统筹联动起来。高校要探索不同学科之间资源整合与协同科研的有效机制,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联合研究,既关注利当前、惠长远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交叉研究,又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前沿学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发力科研。

  择优。即科研团队要有创新机制和改革精神,集聚大湾区顶尖人才,汇聚世界各地英才。高校作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要承担起提高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神圣职责。要完善粤港澳三地高校优秀的科研人员跨境流动制度,建立跨境科研团队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以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学术研讨会为抓手,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

  教育支撑:坚持共建联办机制,创新“学校+”办学模式。大湾区高校背靠超级城市群,要积极探索“学校+”共建联办模式,努力开展高等教育办学创新试验,推动完善粤港澳跨区域联合共建高校、粤港澳高校联合培养、粤港澳校政企联合培养等机制。

  粤港澳共建办学。一是落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国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二是发挥“多样异质、协同互补”的优势,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力办好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建立与世界级大湾区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为大湾区输送国际化人才。

  粤港澳高校联合培养。一是各高校间要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作用,共建共享在线开放课程,积极探索粤港澳教师互聘互访、学历学分互认等机制,设立交流交换奖学金的政策支持。二是在粤高校引进港澳优质学科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交流,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粤港澳校企联合培养。大湾区高校要积极探索破解学校“一头热”、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等问题。通过政府部门搭平台、送政策,助推校企积极探索合作办班、定向培养等深度合作新模式。高校要善用政策优势,建立“学校+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科教产合作共同体”,围绕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向纵深发展,实现科研重点突破,构建拔尖人才培养、高精尖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全过程合作链条,推动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

  (张育广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研究员;邓金华系该校硕士研究生。本文系该校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4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国际
   第A8版:都市新闻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博览周刊·阅读
   第A16版:博览周刊·诗意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
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贡献高校力量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理论特质
创新党员思想教育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