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AI孙燕姿“出圈”?且慢“上头”

  最近,“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的《发如雪》、南拳妈妈的《下雨天》在B站点击量均破百万,几乎就没有“AI孙燕姿”驾驭不了的曲风。(5月11日《扬子晚报》)

  “AI”又出圈了,这一次,是音乐圈。“AI孙燕姿”通过模仿歌手孙燕姿独具辨识度的音色和别有韵味的唱腔,将大家熟稔的《岁月神偷》《红豆》等歌曲逐一翻唱,仿真程度接近歌手原声水准,而且每天都有数十首“新作”面世。此举引来大量粉丝狂欢,并在社交媒体平台掀起AI翻唱浪潮。

  “AI孙燕姿”出圈背后,歌手本身是最强助力。目前,活跃在网络上的还有“AI周杰伦”“AI王心凌”等,这些AI歌手大多顶着曾经华语乐坛巅峰歌手的头衔,翻唱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在社交媒体时代掀开了当代人对于华语乐坛的集体记忆。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家或许能够被AI歌手“老歌新唱”的新意吸引一时,但当新鲜感褪去,那些驻留在歌曲和歌手身上,记载一个时代的特质与传奇的内核才能真正令人留恋与追忆。

  虽然AI翻唱如火如荼,但狂潮之下,版权问题却是最大隐忧。一者,AI翻唱可能涉及侵犯歌手的声音版权。据《民法典》规定,对姓名、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许可使用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如若未经歌手许可,AI模仿歌手声音产生的音乐有可能侵犯歌手的声音权。二者,AI翻唱可能涉及侵犯其他歌手的音乐版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软件合成或改编音乐作品让AI人物通过视频公开播放、表演,也有侵害他人著作权之嫌。再者,AI翻唱的歌曲版权归属是一个问题。即便AI翻唱过程合法合规,可最终生成的AI作品究竟权归何方?这一问题显然有待进一步探讨。

  从日常生活到文学艺术,AI之介入渐渐从生活层面上升至精神领域,但正如AI可以模仿歌手的音色和唱腔,却取代不了歌手歌唱的情愫与韵味。人类独有思想、智识,以及个体心灵和内生情感,可能是技术无法触达的。但即便如此,我们心怀自信和底气的同时也应理性谨慎,让科技在人类的善用之中呈现人文主义的温度。 

  (庹亚男)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第112个国际护士节
   第A10版:穗月留声
   第A11版:都市新闻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文娱·体育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防灾减灾,护航高质量发展
用好激活数据流通的“金钥匙”
打通“最后一米”
“老手艺”呼唤更多“新匠人”
影院“屏摄”之风当休矣
AI孙燕姿“出圈”?且慢“上头”
关爱护士,重在提升获得感
“交换式旅游”折射服务新诉求
“焊死”霸停车,解气更需解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