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防灾减灾,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0日,水利部组织珠江水利委员会及广西、广东水利厅,通过视频连线形式开展了2023年珠江流域防洪调度演练。当日上午,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开展2023年广州市防汛防风抢险综合应急演练。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近年来珠江流域屡屡极丰极枯交替、大旱大涝急转。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来临之际,开展珠江流域防洪调度演练和城市防汛防风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既是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确保全流域安全度汛的举措,也是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行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我们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创新之路,致力建设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韧性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以规划引领塑造城市发展韧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广州以规划为引领,全域系统性推进安全、韧性、生态水空间建设,加强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性保护、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塑造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提升超大城市发展韧性。

  以系统思维强化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防灾减灾、建设韧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建设韧性城市系统应对防灾减灾中的问题和挑战,能使广州这座千年古城有效提升抵御冲击、适应变化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接下来,要从政策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入手,深化系统建设、整体建设。同时,要以政府为主导,促使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不断提升协同治理的水平。

  以制度力量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效能。维护公共安全,必须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推进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广州应不断夯实建设韧性城市的制度基石,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全面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着力建设有温度、有气象、有格局的现代化城市。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让我们切实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第112个国际护士节
   第A10版:穗月留声
   第A11版:都市新闻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文娱·体育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防灾减灾,护航高质量发展
用好激活数据流通的“金钥匙”
打通“最后一米”
“老手艺”呼唤更多“新匠人”
影院“屏摄”之风当休矣
AI孙燕姿“出圈”?且慢“上头”
关爱护士,重在提升获得感
“交换式旅游”折射服务新诉求
“焊死”霸停车,解气更需解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