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揭开隐性腐败“隐身衣”

付迎红

  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对“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查处力度,深挖细查,精准施治,不断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斩断利益交换的链条。(3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或由亲友挂名充当企业背后靠山,或以他人名义代持股份实行幕后操控,或是假借投资之名攫取利益,亦或是“一家两制”结成政商联盟……随着反腐败斗争走向深水区,“影子公司”“影子股东”及政商“旋转门”等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方式也跟着花样翻新、手段频出。

  本质上来看,借由影子公司攫利套现仍是腐败分子进行政商勾兑的一种手段,此种方式将特定的关系人作为中介,利用职权或影响力开展经营活动,由此“左手转右手”来实现权力变现。只不过,较之收受财物或是直接参与经营活动,其更为隐蔽机巧。前台一个傀儡股东作为“白手套”,幕后之主则闪转腾挪于后台担任指挥官,手段堪称“高明”。利之所在,小口“蚕食”,甚至是大口“鲸吞”,均不在话下。也正因如此,这种虚实难辨的把戏颇受个别腐败分子青睐,既在暗处获取了权力寻租的实际收益,又在明面上与贪腐划清界限、规避了暴露风险,可谓“一举两得”。

  从当前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情况来看,政商勾肩搭背、借影子公司输送利益日益成为贪腐问题上一个较为突出的豁口,内外勾连进行利益分肥扰乱了政治生态,也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格局。譬如此前曾言“收现金太低端”的某银行一把手孙德顺,为敛财设计了极为复杂的交易结构,层层嵌套多层影子公司,贪腐近10亿,最终落马成了警示教育片中的反面教材。事实证明,影子终究只是影子,幕后操纵者终究会浮出水面。即便是身披“隐身衣”、包裹于数层掩体之下,都改变不了其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实质,也难逃被党纪国法严惩的命运。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乃大势所趋。要斩断利益触角向影子公司这一“隐秘的角落”延伸,相应的约束机制不容缺位。一方面需守好制度篱笆,通过科学设计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全链条监督制约,遏制权力不当溢出变现。另一方面要将监督关口前移,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监督预警,从源头防范风险,不给影子公司的“幕后玩家”留下可钻营的空间。   

  (付迎红)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对话广州女企业家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博览周刊·诗意
   第A16版:博览周刊·阅读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深刻领悟何为高质量发展
警惕境外高薪务工陷阱
“摇树”拍照不能道歉了之
光影越百年,记录“最广州”
“特殊感谢信”
揭开隐性腐败“隐身衣”
做好“文学+城市”大文章
互联网广告监管,优无止境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