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互联网+医保,线上就医更便民

  针对“将互联网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费用纳入医保结算体系”的建议,国家医保局近日答复,对于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经相应备案程序后,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支付。(3月14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互联网医疗,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医疗服务,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我国积极引导和支持的医疗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各地医院的探索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已在不少医院实现。患者不用来医院,只要通过线上平台就可以实现挂号问诊、开药并配送到家,确实非常方便。尤其在过去三年里,互联网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缓解了线下就医压力。但是,对于有些患者来说,线上看病虽然方便却无法医保报销,也让他们不得不选择线下就诊。这也成为制约互联网医疗进一步发展的短板。

  医保支付是我国居民看病主要的结算方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近年来,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的讨论一直是政策关注和行业发展的焦点。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实施意见。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地也进行了各种探索。比如,上海、广州、杭州等不少城市都实现了坐在家中就能享受在线复诊配药、医保在线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的全流程舒心服务。广州医保还贴心推出“互联网医保+药店一站式服务”,如果老人不懂手机操作,全市有504家定点零售药店加入导诊,老人家就近找到药店,就有人手把手指引操作了。

  应该说,一些地方推出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是在政策引导下的探索创新之举,对于哪些线上服务可以纳入医保结算、如何定价、如何确定报销比例等具体细节,在操作上还存在着不统一不明确之处。那么,此次国家医保局的回复,则明确对此进行了说明,为各地医院跟进实施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这无疑将助推互联网医疗加速发展,让线上就医更便捷更惠民。

  互联网+医疗,增加的是医疗服务模式,而互联网+医保,则对安全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方面,要实现医保部门、医院、医保平台服务商和互联网医疗平台等多方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保障信息安全,是复杂且庞大的工程,要加强智慧监管,将“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结算明细、药品、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和门诊病历等信息纳入智能监控范围,让线上医保结算更科学、安全。另一方面,则要建立准确可靠的互联网诊疗服务评价体系,逐步将更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疗机构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安全与服务并重,提质与增量兼顾,让老百姓就医更省心、省时、省力、省钱,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创新带来的健康红利。

  (广州日报评论员 谭敏)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全国两会·热烈反响
   第A3版:全国两会·权威发布
   第A4版:全国两会·权威发布
   第A5版: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6版:全面整改 出新出彩·身边新规
   第A7版: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时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评论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体育·广东
   第A14版:粤韵周刊
   第A16版:文娱·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互联网+医保,线上就医更便民
数字音乐奏响广州文化产业“春之声”
“菜量提醒”应成外卖标配
“奇葩规定”
对投诉榜“老熟客”要“重点关照”
为中小学生加上“心理护栏”
让家政服务好找更好用
给“副业培训”降降“虚火”
“48小时之限”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