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为培育跨界工匠搭“立交”

  19岁开铣床,如今已在车间一线干了34年的“机械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航天三院239厂特级技师戴天方,近年来一直密切关注“新生代”一线工人的情况。对于调研中遇到的“招不到学技术的徒弟,年轻人不愿意学技术”等情况,他很着急。他建议国家要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让更多的人愿意学技术当工人,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不断壮大技术工人队伍,使技能水平越来越过硬。(3月3日《光明日报》)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随着各类制造业企业步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阶段,技能人才也在经历着转型阵痛。一些企业甚至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戴天方在调研中所遇到的技能人才急需新生力量的问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中,技术与技能深度融合,一线技能人才正在从原来靠肌肉记忆打磨零件转变为通过智能编程加工生产。他们既能够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做设计,又能够下车间动手操控机床。当新制造拥有了强大的“跨界”人才支撑,就能够做到设计与制作同步进行,充分满足新型工业化的生产需求。

  然而,技能人才的现实发展障碍是,传统的人才政策与管理制度仍把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划分为两种人才类型,形成不易兼容的两套管理体系,阻碍了跨界培养使用技能人才。所以,打破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的“职业边界”是当前亟须破解的现实问题。尤其要聚焦新兴产业和新兴职业,在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评价体系之间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突破技能人才纵向晋升“天花板”。譬如,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并使之与人才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匹配。

  此外,“跨界”工匠的现实需求呼唤职业教育作出改变。譬如,大力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加快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新局面;推动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基于真实的生产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为“未来工厂”储备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                 (杨博)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3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4版: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5版: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6版: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7版: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8版:全国两会·报告摘要
   第A9版:全国两会·报告摘要
   第A10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11版:全国两会·云桌会
   第A12版:全国两会·报告解读
   第A13版:全国两会·在现场
   第A14版:英雄花开英雄城
   第A15版:英雄花开英雄城
   第A16版:评论
   第A17版:对话广州女企业家
   第A18版:经济
   第A19版:广东
   第A20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21版:深度
   第A22版:体育
   第A23版:博览周刊·诗意
   第A24版:博览周刊·阅读
   第DGA21版:东莞新闻
   第FSA21版:佛山新闻
   第SDA21版:顺德金版
高质量发展为何是“首要任务”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以“紧日子”换来“好日子”
以增强表达治愈“文字失语”
莫让“网红儿童”透支童真
“将外语改为选考”,网友怎么看
为培育跨界工匠搭“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