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国企改革,奋楫再出发

  2020-2022年,一场历时3年的改革行动在中国国有企业上上下下展开。如果将它比作一场大考,“考生”有超8万户企业,资产总额300多万亿元,其中的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如今,大考答卷交出:改革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推动国资国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折性变化。(2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改出新天地,焕发新活力。回望三年改革之路,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锚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牛鼻子”,广大国有企业日渐形成多劳多得、争先创优、有为才有位的浓厚竞争氛围,一大批活力迸发、动力充足的现代新型国企正在形成,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现在,国资国企改革进入以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新阶段。改革更需因时因势,不断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接下来,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健全创新市场化经营机制,乘势而上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让国企运行更高效。要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巩固国企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强化监管的有效性,持续推动国企提质增效。加快国企纳入现代企业规范的步伐,促使公司治理结构高效运转。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更好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作用,进一步保障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职责,持续提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让国企活力更充沛。三年以来,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破局,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已基本建立。接下来,还须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常态化、长效化。通过深化改革,激励资源以更大力度向核心骨干人才倾斜,真正打通创新激励“最后一公尺”。

  让国企实力更雄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速,将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好发挥带动作用。譬如,进一步聚焦核心竞争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国企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其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而且有助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社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不是终点。新征程已经开启,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 。让我们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迎接全国两会
   第A3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对话广州女企业家
   第A9版:国内·国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国企改革,奋楫再出发
让“老有所为”激活“基层健康”
年龄限制宜“与时俱进”
社区更友好,晚年更幸福
今日看片人莫成明天片中人
网红长“红”要流量更要质量
让无障碍“破障成爱”
数字舞台助交响乐“出圈”
人工智能发展关键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