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餐饮服务发展迅速,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对此,多位市人大代表建议建立网络餐饮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模式,及加强“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1月10日《广州日报》)
在2022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中,首次强调要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监管,相关监管部门随即开展“网络餐饮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网络餐饮、订餐平台的监管力度。检验去年的成绩单,全市排查发现食品安全隐患3963个,处置率99.5%。检查入网餐饮单位12.2万家次,责令餐饮店下线522家。交出了一份不俗的“食安答卷”。
然而,食品安全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尤其是网络餐饮服务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答卷上的考题也在不断变化,需要及时归纳梳理,动态调整解题思路。正如市人大代表黄增怿所指出,现在网络餐饮构成环节复杂,监管覆盖面过低,第三方平台信息监管不严,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时,单凭监管部门的一一排查,效率低且不说,更难以面面俱到,不免会有漏网之鱼。可食品安全的一次漏网,漏掉的可能是 “毒鱼”,危害不可预估。对此,建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模式是值得探索的破题之策。
守护舌尖的多元共治之道,关键要盘活社会力量。一方面,要继续压实平台责任。平台要当好食品安全的第一守门人。具体来说,要完善自查自纠机制,履行好检查监督义务。除了必要的现场核查,进一步配合监管部门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以此实时查验经营者是否“货不对板”,并将违法违规者列入黑名单,让“劣币”出局。另一方面,进一步畅通消费者获取商家信息的渠道,完善投诉举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消费者的监督力量。
如今,外卖已成为无数人的生活日常,而外卖指尖可得的便利性,也容易让许多人忽视了其舌尖上的安全才是底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就应该全方位无死角,无论线上线下。而这也需要众人齐心协力。同理,共治之道,重在人人参与。监管部门不妨搭建好台子,健全相关协同机制及激励机制,让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市民群众等多元主体主动加入。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