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形态特点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孟源北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研究员

  广州党建研究基地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在现代化的历史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发展的文明禀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把握中国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形态、思想形态、理论形态等层面,塑造出既具有中国价值又呈现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证样本,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现代意识”的重新思考和建构提供了必要的现实依据。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发展经验赋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需要“一个新的术语来定义”,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日益获得“普遍性”。

  因此,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要顺应世界现代化格局的变革趋势,跳出单纯强调“特殊性”的思维,着眼于“普遍性形成”的逻辑,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形态出发,以世界所能感知和理解的范式阐释中国特色,让越来越多的人听懂“中国特色”的哲理学理道理。

  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形态上“最艰难”,需要坚强核心领航掌舵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无疑难度最大、方法最复杂、意义最深刻、影响最持久。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现代化,而是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意味着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迄今为止,全球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共不超过10亿人。中国国土面积广袤、人口规模巨大、地区差异悬殊,在这样超大规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而且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所面临的挑战之严峻,所遇到的困难之巨大,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同时,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国现代化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甚至还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在前进道路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党的领导,而且需要党的领导能够随着这种发展而发展。唯有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才能使党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才能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形态上“最伟大”,能够凝聚人民伟大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思想基础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因而是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的现代化。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理想,是与西方现代化的最本质区别。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中掷地有声的誓言,更是念兹在兹的行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上推出一系列开创性举措,人民群众在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满足物质财富需求到创造更多精神财富和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到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实践有力地印证着这样的结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物质层面迈出了坚实步伐,而且在价值层面获得了中国人民最基本、最深沉和最朴实的认同,必将激发出人们更大地创造创新的精神意志,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形态上“最彻底”,代表人类文明未来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传承5000多年中华文明和睦、和谐、和平的传统,科学总结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化拓展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内涵,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战略安排,引领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

  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新现代性类型,超越了西方主导的现代化理论范式,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弊端,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在积极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创造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是对西方传统“国强必霸”“文明冲突论”和“零和博弈”等思维方式和扩张、掠夺现代化模式与理论的超越,展现出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风范,创造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必将给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关键是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地走好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改变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统天下的局面,依靠社会主义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现代化取向,而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为他们提供了既保持独立又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案,对发展中国家摆脱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3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4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都市新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美术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体育
   第A14版:文创·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新区势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形态特点
探索基层全域服务治理新路径
建设科技强市的几点思考
信用惩戒:防范电信诈骗新思路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