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孩子读书,很多父母都做过这样的事——陪读。一方面多了亲子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孩子学习。
读书时代,我很喜欢阅读。曾经,我认为读书是个人的事情,或欣赏书中的故事,或与作者对话,都是个人的事。离开校园之后,不用再考试,我什么时候读书,读什么书,皆因个人所好,没那么功利。那种选择和阅读的自在,让我很是爽快。但也有不足之处,随性看书,效率不高。
后来,我女儿进入中学读书,老师开出了一列长长的课外阅读书单。我对着书单,翻找书架,有些书没有,有些书虽有却不曾读过。我这才想起老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读书的年纪,该读的书你不读,那就可能一辈子会错过它”,我顿时懊恼不已。于是,我赶紧买来中学生必读书目里的书,与女儿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心得,这极大地激发了女儿的阅读兴趣。后来,有了小儿子,我又补充了不少儿童绘本。陪着孩子长大,怎么能缺少书香呢?
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我读书的进度比孩子们要快一些,便时常向他们提问,以检验他们是否认真读书。又和孩子们交流读书体会,他们的一些看法让我惊喜,他们往往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书中的人和事,给了我很多启示。“陪读”的亲子时光,让我收获满满。
和孩子一起读书,能收获乐趣;和朋友隔空一起读书,能收获智慧。其实,不管和谁共读,线下或线上,阅读与分享都能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
我有位诗人朋友,阅读甚丰,闲时每每聊起他的阅读感悟,常令我惭愧不已——他读过的很多书,我不曾读过。一次,听闻他在读阿来的《尘埃落定》,我赶紧买来一读。读后颇有感悟,便找他畅聊起自己的读后感与写作的一些看法。我们的理解有同有异,但相谈甚欢。后来,我们常常同读一本书,互相督促,并交流体会,成为很好的书友。
我和书友不常见面,隔空同读,互相交流,彼此分享阅读计划,这种做法不仅督促了我的阅读进度,还扩展了我的阅读视域,让我一个人阅读获得了两份收益。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我恶补了不少阅读欠账。人生得一志同道合的好友,相约一起读书,不仅让友谊增加,让心灵共鸣,还获得共同成长,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王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