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机遇可求

杨德振

  与一位40岁的朋友吃饭聊天,只见他情绪低落,食不知味,便问他为何如此烦闷?他无奈地说:最近一次关键的升职机会白白错过。我安慰他说:机遇错过了,还有下次。吸取教训,准备充分,重新来过,机会下次会眷顾你的。如果一直沉湎于消沉之中,才是事业的大忌。

  人生中,类似这个朋友的这种人生境遇,或处在事业“瓶颈期”白白丧失机会的,并不少见。关键是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和情绪来化解和说服自己接受这种局面,这需要有一定的心智定力和自度素质,如果自度力差,陷入茫然而灰心丧气,或自以为怀才不遇而愤世嫉俗,从此与原先上进努力的自己渐行渐远,那么失去的不是一次机会,可能是满盘人生。

  有些人经常把“机会可遇不可求”这句话挂在嘴边,借此平衡自己的心态。这句话偶尔用之,安慰自己,也无不可,但不能常用,如果盲目地以这句话来自我逃避,很容易贻误自己的锦绣前程,或成为懈怠进取和放弃拼搏的借口,守株待兔,等掉馅饼,想成功,难!

  机会可遇是小概率事件,机遇可求则是大概率事件。机会可遇是被动等待,机遇可求是主动努力的结果。每个人如果能够学会主动创造机会,提前储备各种专业知识和修炼职业素质,就能够让机会可求的幅度和维度宽泛很多,如果平时不积极修炼自己和储备知识,机会来临时,也会才不适岗,力所不能及,疲于应付,机会最后照样也会跑掉。此外,还要懂得展示自己的才华,争取机会。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份大礼。这个准备就是我们去追求机遇的过程。这个准备涵括了知识能力的储备,还包揽着格局的扩充、精神的搭建、情绪的重构、品质的锤炼、身心的成熟、思想的升华等诸多方面。与其浪费时间等机会或叹息机会错失,不如抓紧时间做好这些方面的储备,自我努力加码赋能,让自己更有能力和底气去求取机遇,获得更好的人生状态。   (杨德振)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体育
   第A6版:文化·闲情
   第A7版:这一周
   第A8版:广告
66件名家书画亮相广州
探索“生命的风景”
“跨越太平洋”展现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群体面貌
机遇可求
一蓑烟雨任平生
俱老之境
浈阳峡日出云海
找个人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