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用好数字技术,讲活文物故事

  记者14日从广东省博物馆获悉,“广东省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平台”已于近日正式上线。(9月15日央广网)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凸显。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主要有三。其一,为文物“建档”。有何好处?以巴黎圣母院为例,由文字、图像、视频及三维模型等构建的数字生态系统,在修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让文物“近人”。如今,不少博物馆都加快了数字化建设,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对馆内藏品进行高清图像采集,并将馆藏文物信息向公众开放,这不仅让公众足不出户便可看到大量珍贵文物,而且还能欣赏文物的诸多细节。其三,助文物“活”起来。数字化保护形成的海量数据,经过深度研究和挖掘,可以为文物的活化利用提供大量素材和有力支撑。如,为《千里江山图》等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唱歌”,就是文物数字化保护这棵大树上开出的“繁花”。

  广东省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平台的定位是“全省可移动文物本体数据、业务数据、数字资源的统一化、动态化的文物资源管理系统”。这意味着,文物数字化保护中的最大堵点被打通了。智慧博物馆建设中,若每个博物馆都各行其是,自有一套标准与做法,未来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及文物数据的应用等都会受到很大限制。广东省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平台将为全省各博物馆提供文物数据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助力全省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的文物数据资源互通共享。而“合”的力量无疑将让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优势发挥至最大。

  未来,仍需在“合”上做更多文章。首先,在为文物“建档”中,要加强合作。数字人才是文物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支撑,在这方面,实力雄厚的博物馆要向条件欠缺者伸出援手,推动文物全面“上云”。其次,在让文物“近人”中,要形成合力。以海丝文化的推广为例,不少博物馆都珍藏有“海丝文物”,不妨携起手来通过“云展览”等形式共同讲好“海丝故事”。最后,在助文物“活”起来中,要注重合心。在利用数字技术激活文物的过程中,需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既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借力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亦要合心挖掘文化内涵,保护并传承好历史文脉。唯有如此,方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出耀眼光芒。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评论
   第A7版:非凡十年 广州答卷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穗月留声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大湾区观察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文娱·体育
   第A15版:健康周刊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深化“八大行动” 开文化强市之生面
内外兼修,打造学习型城市
“舒心车检”
严惩科研失信,助力创新发展
“花样”选修课得有真知识
微评
让创新创业为发展添动力
用好数字技术,讲活文物故事
保价不全赔,别因小失大